四皇子离开前的举动,在京城引起了连锁反应。
先是崔首辅夫人隋氏,她哭着进宫,同太妃告别。
说自己找到家人就满足了,此生再无他求。
接着是太妃愤怒至极。
当着中宗的面,痛斥四皇子有眼无珠。
说他错认姑母不说,还在大庭广众下丢脸。
活该下地狱!
中宗眯着眼看太妃。
一语不发。
后者脊背发凉,还待说话,被赶来的皇后娘娘强行拖走。
“太妃,您这是何苦?”
皇后苦口婆心,“您与其闹到皇上跟前,不如好生劝姑母,让她放宽心!”
太妃终于缓了脸色。
“还是你懂事!”
皇后掩唇而笑。
笑话,自己怎么能不懂事?
若真依了隋氏,后面这戏还怎么唱啊?
隋氏目光沉沉回到府中。
崔首辅下朝后,直奔正院。
自打科举造假之事被爆,八皇子薨逝后,他便心神不宁。
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可明明,所有的事情,他都做得一干二净。
当事人故去这么多年,早就物是人非,就是有证据,也淹没在时光岁月中。
他匆匆掀帘而入,迫不及待地问道。
“夫人,太妃说了什么?”
“太妃让我放宽心,说清者自清!”
隋氏语气沉重,心头像是压着块巨石。
“老爷,您说这事能顺利吗?”
“能!肯定顺利!你想,咱们手上有印章,还有太妃、清流的支持。
……我们一会儿去趟太师府,汪氏病了,总得去探望一番。”
他看出隋氏焦躁不安,心里也有些烦躁,口气便有些急切。
“你着什么急?该急的是宋谨央!她一没凭据,二无人支持。
就算有皇上认可,但皇族血脉不容混淆,绝不是皇上一人说了算的!
原先支持他的云老,也因为孙儿云氏的事,同她决裂,彻底失了清流的支持。
她虽然运气好,摆脱了杀人的嫌疑。
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只是,”隋氏的心咯噔一下,“四皇子临去前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四皇子妃同样疑惑。
“爷,镇国夫人怎么可能是姑母?您都要去守皇陵了,又何必多此一举?”
四皇子的面容隐在阴暗处。
良久,才幽幽开口。
“咱俩离开,徒留孩子们,就像无根的飘萍,谁都能踩上一脚。
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他们啊!”
四皇子妃恍然大悟,顿时热泪盈眶。
只不过,心中虽感动,仍不以为意。
毕竟长公主的身份已然确准,就是崔首辅夫人。
她虽然理解,但不能苟同。
她复杂地看着四皇子。
爷向来自视清高,一辈子想攀上高位,却步步行差踏错。
宋谨央是长公主?
她苦笑着摇头。
若宋谨央是长公主,她情愿终生如茹,日夜在皇陵替她点长明灯,一辈子抄经念佛,祈愿她平安喜乐!
四皇子知道她不信,却懒得解释。
他一辈子的福气,就押这最后一把!
汪氏懒洋洋地倚在贵妃榻上。
那晚的对质,当真伤了她。
她清楚明白地看到,自己与宋谨央的差距。
宋谨央明知道众多眼睛盯着她看,依旧坐着黑木石制成的囚车,高调地铺着虎皮垫,喝着茶,悠闲地敲响了太师府门。
她存心的!
存心展露自己的实力。
明晃晃地告诉她:自己不好惹,你最好识相地滚一边去!
好,她识相!
她的身子其实并没有大碍,但她懒得再同人交际,索性借口身子不适,蜗居在府里,哪儿也不去。
但她忘了。
有人不会轻易放过她。
这日,门上禀报,崔首辅携夫人登门拜访。
她本不予理会,但嬷嬷提醒她。
“夫人,避着不见也不是法子,不如一次性把话说清楚。”
她一想也对,便吩咐让人进来。
自己则起身走到梳妆镜前,卸了钗环,在脸上、唇上扑了粉,看上去苍白无力,这才躺到床榻上。
太师儿子在前院招待崔首辅,薛氏扶着隋氏往内院走去。
看到脸色苍白、无力躺在床上的汪氏,隋氏一个没忍不住,当场哭出了声。
“好姐姐,你受苦了!”
汪氏勉强支起身子,刚想起身,一阵剧烈的咳嗽。
薛至立刻上前,替她抚背顺气,又命下人倒了杯温水,喝了两口,才稍微好些。
“我还好,你莫挂……”
才起了个头,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吓得薛至赶紧去请府医。
隋氏哭得伤心,一把眼泪一把鼻涕。
“老姐姐,你这样我心疼,都是那镇国夫人不做人,下了诏狱还做妖!你放心,等我定了身份、认祖归宗,第一个替你报仇。”
汪氏感激地笑了笑。
咳嗽三度袭来,她赶紧用帕子捂住嘴,掩住嘴角的讥讽。
隋氏还做着长公主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