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站在她身后,将一件大氅给她披上。
“看来都还顺利。”
王熙凤在回家的当天就把自己的计划向林如海和盘托出。
一来是她觉得兹事体大,夫妻之间不应该隐瞒,二来她觉得林如海毕竟在官场,后面给秦可卿上女户什么的有他出面会更方便。
所以林如海对妻子做的这件事是全然知晓的。
他虽觉得她有点胆大冒险,却也没出言阻止,还帮她想了想可有什么漏洞。
后半夜,这两口子也没睡着,索性泡了一壶茶,对坐聊天到天亮。
见时间差不多了,王熙凤起身梳洗了一下,换了件月白色的衣服,让杜鹃给自己梳了个简单的发髻,插了两根银簪就出发了。
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在人脸上都觉得刺痛。
王熙凤刚一到宁国府门口,就被里面铺天盖地的哭声震住了。
她虽知道秦可卿是假死,但也不免受到感染,心中有几分戚戚然。
进门后贾珍和尤氏都迎了出来。
贾珍那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实在是让王熙凤恶心。
她压着火气假意劝了贾珍几句,一转头就和尤氏走了。
却还听见贾珍在身后和刚来吊唁的人念叨着,“我这个媳妇真是比儿子还要强十倍,想不到竟这样就去了……”
王熙凤看了一眼尤氏,只见她如同没听见一般,径直向着灵堂走去。
走到人少处方压低声音说道:“虽然要停灵七日,但是我都安排好了,会通过来诵经的法延大师之口劝大爷只能停三日,不然会影响亡灵安宁。
秦氏是昨晚子时前没的,所以昨天已经算一日了,明天就可以送到京郊去下葬。”
王熙凤点了点头,一切都在他们的算计之中。
前世尤氏心中有气,称病不出,还是她接管了秦可卿丧事这摊子活儿。
没想到这一世,竟是她们二人联手借此机会助秦可卿出逃。
王熙凤在灵堂拜了拜就出来了,里面香雾缭绕的,熏得她头疼。
她刚想喘口气儿呢,看见宝玉正陪着秦钟在一旁哭。
想起前世秦可卿死了以后没多久,秦钟因为和智能儿私通的事情被家里发现,挨了一顿打没多久也死了。
可如今秦可卿的死提前了几年,秦钟还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估计也能避开这一劫吧。
王熙凤又往外走去,正巧听见贾珍在找人买棺材的事儿。
一问一个不满意,她这才又想起前世还是薛蟠将一个坏了事的亲王的寿材卖给了贾珍。
可如今,薛家还不知道会不会进京呢。
王熙凤想着随着自己重生为贾敏,今生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忍不住有些感慨。
不过一想到事情大多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她忍不住露出一个轻松的微笑。
刚挑起唇角,她立刻想到这种场合不合适,假装咳嗽,用帕子掩着嘴偷偷笑了笑。
在尤氏的苦劝下,贾珍总算是没有把秦可卿的葬礼场面搞得太大,前世那种京中名门世家都出来摆路祭的场景没有发生。
各路亲眷都只不过是在停灵的两天里登门祭拜了一下,也算是尽了心意了。
和荣宁二府并称八公的世家,如今去了理国公府,就还只剩下七家,那五家也都来了人。
东西南北四位郡王府上都有送来祭仪。
贾珍面子上也算是过得去了。
他最终还是听信了法延大师的劝说,同意只停三天就将秦可卿下葬。
下葬这天王熙凤本可以不去的,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是坐车一同去了京郊的墓地,亲眼看着人把秦可卿的棺材埋了进去。
晚上,林顺到府里求见大爷和奶奶。
王熙凤忙把人叫进来。
林顺请安问好之后,对着王熙凤说道:“回奶奶的话,事成了。
如今人已经安顿在京郊我远房亲戚家里,等天一亮,就会送到咱们家在丰县的庄子里。”
王熙凤听说一切顺利,一颗心也终于落到了肚子里,虽然对于世人来说宁国府的少奶奶秦可卿死了,但是对于她自己而言,她是重获新生了。
林如海说道:“丰县那边我也联系好了,本来你说给她落个独立的女户,但是我想了想终是不大稳妥。
毕竟突然出现这样一个女人在庄子上难免遭人非议。
议论猜测的人多了,就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所以我找了庄子上守寡多年的汪婆婆,让秦氏落户到她家。
就说是她远房侄孙女,家乡水灾后,父母双亡,投奔她来了。
这样汪婆婆也能有人养老送终,而秦氏也有个光明正大的身份了。”
王熙凤笑道:“还是大爷考虑的周全,这样一来就更好了。”
林家夫妇二人又叮嘱了林顺几句,这才让他回去。
秦可卿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王熙凤长舒了一口气。
她倒不认为自己是在做什么大善人,就是她对尤氏说得那番话,秦氏本不是恶人,她走错这一步也并非是她自己的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