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生产的第二天,贾母亲自过清辉阁去看望了李纨和孩子,贾珠也为此告了一天的假在家里陪着妻儿。
贾母看着圆头圆脑的哥儿,笑道:“我看这孩子还是像他娘多一点。”
李纨笑道:“有道是儿子像娘,女儿随爹,多像我一些也正常吧。”
贾珠也点头附和,“是啊,我看兰儿也更像秋芳一些。”
这话其实说得不太合时宜,连贾母都有些一丝尴尬,忙转移话题,“准备取个什么名字啊?”
贾珠笑道:“等我翻翻书吧,定给我们哥儿选个好名字。”
李纨此时开口道:“不知我能不能求个恩典,让我给哥儿取个名?”
贾母愣了一下,随即又笑道:“我倒忘了你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姑娘呢,你来取名也是合适的。
可是已经有了主意?”
李纨点头笑道:“萌,他从草字辈,我想叫他萌儿。”
“草明萌,萌有草木发芽之意,是个很有意义的字,好字!”
贾珠赞道,“就叫贾萌吧。”
贾母听了贾珠的解释,也觉得不错,这家里养孩子,可不就盼着健健康康,无病无灾一辈子嘛。
这孩子又是早产,叫这个名字也图个吉利。
既然得到了贾母的认可,别人自然也都无话可说,这个新生儿就叫了贾萌。
李纨抱着怀里的孩子轻轻吻了吻他的额头,眼神中有着无限的爱怜。
明弟,咱们的孩子出生了呢,他叫萌儿。
刚出了正月,就是黛玉和朝哥儿的生日了,一个八岁,一个两岁,都不是什么大生日,王熙凤决定自家人简单庆祝一下就行了。
她想简单,但是有人却不想让她简单,多少人就等着这种时候来府里巴结呢。
还有平日里本就要好的人家,没有不喜欢林家这位大小姐的,她的生日,大家多少都会有点表示。
还没等到生日那天呢,就有好多人来问了。
王熙凤没办法,只得挨家挨户下了帖子,邀请来家中一聚。
此时已是初春,黛玉和朝哥儿生日当天不仅天气好,景色也好。
柳枝已经冒出了嫩嫩的绿芽,远远看着像是笼了一团绿色的纱,格外清新。
黛玉算不得是小孩子了,而且贾家的姐妹以及她往日交好的官家女儿人也不少,王熙凤特意给孩子们单独摆了两桌,没有母亲在面前约束,他们也能玩的更尽兴些。
贾家的三春都来了,史家的湘云也来了,杜家的婉心自是不必说,都是平日里也都常在一起玩的。
除此而外,还有一些拐着外连着亲的人家也都来了,比如梅家的女儿。
正是因为杜家大小姐杜婉云嫁给了梅家长子梅长安,所以婉心也就结识了梅家的幼女梅长乐。
都是年纪相仿的大家闺秀,不一会就都玩到一块去了。
凤溪也抱着巧姐来了,因为巧姐还小,所以她抱着和女孩子们坐在一起,凤溪俨然就成了孩子王,大家都很喜欢荣国府上的这位二少奶奶。
每次这样的聚会,也都是众位夫人们互通有无、拉家常的时候,顺便打听打听谁家还有适婚的儿子女儿,给自己家的相看相看。
方氏自是和她的好亲家肖氏坐在一起说的亲热,旁人不无羡慕地说道:“林夫人做的这个媒可真是好,看看你们亲家二人,好得像一个人似的。”
方氏拉着肖氏的手笑道:“这可是羡慕不来的。
不如你们也让我家妹子给保个媒?
说不定也是好姻缘呢!”
本是开玩笑的话,还真有人认了真。
平西将军夫人容氏家中正有一女,今年就要及笄了,尚且待字闺中,她开口道:“不知林夫人可还知道什么好人家,给我们依依也介绍介绍。”
王熙凤赶忙笑着摆摆手,“陈夫人快别听我嫂子胡说,我哪里就那么会保媒啊。
凤溪和我家侄儿的婚事也是赶巧了,再加上肖姐姐和我大嫂又都持家有道,所以这才两好并一好嘛。”
容氏笑道:“林夫人过谦了,谁不知道你出身好,嫁的又好。
婚后更是生了一女三子,这日子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
如此命好的人,保的媒自然也是沾了福气的。”
容氏嘴巧,这话说出来,连王熙凤都爱听。
她笑着问道:“陈夫人若是这么看得起我,那就把要求说一说,我平日里也看着给寻摸寻摸。”
容氏笑道:“我哪里有什么要求啊,不过也就是只得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舍不得嫁了人以后过得不顺心就是了。
你就比着潘家姑娘的要求给我们挑一个吧。”
陈家的女儿陈依依这次没有一起过来,但是王熙凤之前在别的聚会上还是见过的。
也是模样俏丽的一个大家闺秀,陈家又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府,想找个好人家自是不难。
王熙凤笑道:“那我记下了,日后一定多加留意。”
这时一旁的吴氏突然问道:“陈夫人,我记得你家还有一个哥儿,比姐儿小不了两岁,可有人家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