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因为凤溪回了家而且还有了身孕心情大好,虽然尤二姐和尤老娘那边还在歪缠,但她还是准备借着过小年的机会庆贺一下。
她正在和厨房的婆子们商议晚上是做狍子肉暖锅还是什锦三鲜锅时,只见郑妈妈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
“太太,又出事儿了,您快去朗月阁看看吧。”
方氏一听是朗月阁,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个二房到底是怎么了?
贾珠房里的两个姨娘都被遣送回家,李纨也气得回了娘家,那肯定不会是贾珠的事儿。
难道是王氏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难道是她和赵姨娘?
方氏实在是想不出会是什么事,但是能让郑妈妈过来找她,可见这事儿也不简单。
她净了手,转身就同郑妈妈一起往外走去。
“你给我说说,到底又是怎么了?”方氏蹙眉问道。
郑妈妈脸上的神色有几分哀戚,“太太,金钏儿跳井了……”
“啊?!”方氏万万想不到居然能发生这样的事儿。
“人呢?救回来没有?”
郑妈妈回道:“没有,等人发现的时候人都已经泡涨了。
应该是昨儿个半夜发生的事儿。
今儿个她老娘到二太太那里去闹了。
说自己家好好一个姑娘,让人坑的没了孩子不说,还给撵回家,失了脸面,这才活不下去跳了井。”
方氏心中沉甸甸的,别的不说,好歹金钏儿也是家生子,小时候也是在这府里看着长大的。
她那时看着这样伶俐俏皮的小姑娘也很是喜欢。
谁能想到就这样没了呢。
虽说是家生子,生死都由着主家,但若是金钏儿老娘搞个鱼死网破将这事儿闹出去,丢的还是他们荣国府的脸面。
方氏叹了口气,今年到底是惹了哪路神仙了,怎地府上接二连三的出事儿呢?
等大年初一,定是要多多备些贡品,到庙里好好拜拜。
方氏赶到朗月阁的时候,还没进去呢,就听见里面哭天喊地的一片混乱。
方氏硬着头皮进了门,王氏见到她如同见到救星一般。
小跑几步到她身边,扯着她的袖子说道:“大嫂,你可来了。
你是这家里的主心骨,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方氏觑了王氏一眼,这个弟妹有了事就把自己当大嫂当挡箭牌,没事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出身不如她看不上自己,实在是不知道说她什么好。
不过这会子也不是理论这些的时候,今天是小年,还是要把事情尽快摆平了才是。
金钏儿娘见到方氏来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大太太要为我们姐儿做主啊!
她都是让人给害的啊!
不然她也不能这么想不开就走了啊!
我的好女儿啊……”
这婆子虽然哭得伤心,但是这般来闹,有几分是为了女儿,又有几分是为了银子,还真是不好说。
方氏叹了口气,“赵婆子,将心比心,我们也是有儿女的人,自然知道你现在的心情。
金钏儿这孩子自小也是在府里长大的,她没了我们也难过。
只是这事儿该怎么了怎么了,咱们好好说话,你别这般缠着二太太胡闹。
事情即便闹大了,我们脸上不好看,你又岂能得了好去?”
赵婆子听见方氏说要“好好说话”,这就是要和她好生处理女儿跳井一事了。
于是她胡乱在脸上抹了一把,“太太是明事理的人,您既然这么说了,我老婆子相信定是会给我们姐儿一个交待。”
方氏这边把赵婆子安抚住,随即拉着王氏进了一旁的碧纱橱。
“看样子,无非就是些银子能了的事儿,你又何苦同她掰扯。
不如多给些银子,速速解决了吧。”
王氏拉着脸说道:“我也不是在乎那点儿银子的人。
只不过这老婆子一来就说是我们珠儿害死了她女儿,这话我岂能应了?
若论起来,她还弄死我一个孙子呢,我是不是也该找她偿命?”
这事儿说的是赵婆子找傅秋芳算账的时候让傅秋芳小产的事儿。
方氏噎了一下,但还是理清思路继续劝道:“这事儿如果要这样掰扯那就掰扯不清了。
你要说这赵婆子为何会去找傅姨娘算账?
不也是她先把金钏儿的孩子给弄没了吗?
这事儿要这样一件件论起来,这个年还要不要过了?
要我说,她不过就是讹些银两。
你就念在金钏儿伺候了你和珠儿一场的份儿上,多给些丧葬银子吧。”
王氏虽然爱钱,但是这几十两银子她还是不怎么放在眼里的。
她无非也是赌了一口气,觉得金钏儿的事儿和自家无关,自己不想认卯。
方氏见她似乎已经听进去了,又继续说道:“再说了,她家还有个玉钏儿在你跟前呢。
你一向也喜欢她,不看僧面看佛面。
你若是做得好了,玉钏儿岂有不对你忠心的道理?
不过几十两银子的事儿,又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能收服人心,何乐而不为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