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正月十五,是皇宫夜宴的日子。
这日正好也是团圆兄弟的生日,林家夫妇便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子进宫去凑热闹。
团圆兄弟一进正和殿,就看见了丰神俊朗的北静王,他正在那里和冯紫睿不知道说些什么,见到他二人来了,拍了拍冯紫睿的肩膀便向着他二人走来。
团哥儿如今已经认可了这个姐夫,站在原地,笑眯眯地喊了声“王爷”。
圆哥儿虽然心里也认可了,但是面子上却不肯认,抱着双臂,昂着头也喊了声“王爷”。
水溶倒不在乎他二人态度如何,反正自己这个林家女婿是当定了,他二人乐不乐意将来都是要喊自己声“姐夫”的。
“就来了你兄弟二人吗?”
水溶边说边向附近张望。
圆哥儿哼了一声,“怎地,不想见我二人吗?”
团哥儿扯了下他的袖子,“林简,不可无礼。”
随即笑着对水溶说道:“今日父亲母亲只带了我二人进宫。
想必是觉得姐姐如今已经定亲,再不适合抛头露面了呢。”
虽然是这么个理儿,但是一想到今晚见不到心上之人,水溶还是有几分失望。
“你姐姐最喜欢看烟花了。
今晚岂不是看不到了?”
团哥儿笑道:“虽然可惜,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好在除夕的时候父亲也买了些烟花,虽不能和宫里的比,却也聊胜于无嘛。”
水溶又想起第一次参加宫宴见到黛玉那晚,烟花映照在她脸上时,她那比烟花还要灿烂的笑脸。
他心中忽然生出一个主意,不禁挑眉一笑。
“那你二人快些入座吧,宴会一会儿就要开始了。”
团哥儿点点头,带着弟弟去找他们的位置了。
今晚最瞩目的人就要数愉妃了。
虽然她上面还有皇后、皇贵妃,甚至惠妃都要比她资历更老。
但是她毕竟是现如今后宫里最受宠的人。
来参加宴会的人又都知道她父亲的赫赫战功,自有那惯会捧高踩低之人在她面前阿谀奉承。
还有那些围不到愉妃面前的,转而去奉承容氏和裘心颜,就连景田侯夫人孟氏都跟着沾了不少光。
她更是觉得当年想要和陈家结亲的决定真得是太明智了。
陈家如今蒸蒸日上,眼看着就是泼天的富贵。
而王熙凤则是被丹阳郡主叫到她的帐子里一起聊天去了。
这个丹阳郡主说起来也怪,虽然京中有不少人家都想要与之结交,但是她对谁都是淡淡的,唯独与林家交往颇深。
有那些想要结交未遂之人,在背后酸道:“听闻那贾夫人长袖善舞,惯会巴结逢迎的,也难怪能入了丹阳郡主的眼。
王熙凤和丹阳郡主坐在一起时,还把这话当做笑话讲给她听。
丹阳郡主叹道:“这世人皆是一双富贵眼。
只当你是因我成了郡主同我往来,殊不知你于我而言是有再造之恩的人。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王熙凤拍拍她的手,“你既然如此看得明白,又何必管别人怎么说呢?
嘴长在别人身上,咱们还能堵了人家的嘴不成?”
丹阳郡主笑道:“还是姐姐通透。”
王熙凤心中轻叹,毕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前世的苦,今生的福,她历经种种,还有什么是看不明白的呢。
就像今天,愉妃如同众星捧月,是后宫娘娘当中最耀眼的一个。
可是皇上登基那年的宫宴上,最受瞩目之人还是元春呢。
谁又知道下一次的宫宴上,又会是哪一位娘娘宠冠六宫呢?
她一进宫就去见过了元春,好在她入宫这么多年来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再不是曾经扯着她的袖子哭着不愿同别人分享皇上的那个元春了。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看见南安王妃沉着一张脸从帐前匆匆走过。
“这大过节的,南安王妃怎地看起来不太高兴啊?”王熙凤奇道。
丹阳郡主抬眼扫了一下,轻声说道:“我前阵子进宫的时候,听说为了安抚南蛮外族,想要找个王府的女儿充作公主去和亲呢。”
“和亲?!”王熙凤忍不住抬高了些声音。
丹阳郡主忙说道:“姐姐小点声,这事儿人们还不知道呢。”
其实王熙凤对和亲一事并不吃惊,她吃惊的是这一世,这件事终究还是来了吗?
前世就是因为要皇家之女去和亲,皇上舍不得自己的亲生闺女,就让四王家里出人。
当时有适龄女儿的,就只有南安郡王家。
皇上舍不得亲闺女,郡王家也舍不得。
最后不知怎地,让王氏听到了这个消息,竟把探春推了出去,让她顶替南安郡王之女去南蛮小国做和亲公主。
她仍记得当日送亲时,看着探春乘坐的嫁船渐行渐远,自己的眼泪也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往下掉。
这一别,就再也见不到了。
这一世,这件事应该不会再轮到探春头上了吧。
元春怎么说都是皇贵妃,即便探春只是她的庶妹,但若是让探春充作皇家女去和亲也是打了元春的脸面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