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打算明年派水军征服松昌国,可又担心会全军覆没。
松昌国与大汉隔着广袤的南海,既要运送物资过去,也要运送兵力。
虽然有数千艘大小战船,若是海上遇到大风大浪,战船有可能会损毁。
江易陷入沉思,不征服松昌国,他心里就不痛快。
之前说过的那句话,一定要说到做到。
大汉没有主动招惹松昌国,反而是对方主动挑事。
“陛下,松昌国离大汉实在太远。若准备不充分,恐怕很难达到目的。”
陈默前往松昌国,对那个国家尽可能多地了解。
松昌国是南海的一座大岛,周边还有无数的小岛。
“若大汉水军占领松昌国附近几座岛,作为我军的补给站,征服松昌国胜算就更大了。”
听陈默这么一说,江易刚才也是这么想的。
如此一来,距离松昌国本土就更近了。
最好占据松昌国周边地势平坦的地带,在那里建造军事基地。
牢牢控制着几座小岛,选择无风浪的日期,把兵力和物资运送到小岛上。
以小岛为跳板,再逐步吞并松昌国,以达到征服的目的。
“那就先派人去侦查宋昌国附近几座岛,攻占几座最近的岛。在岛上建造军事要塞,时机成熟了,再彻底征服松昌国。”
“陛下这么想很好,等大汉水军准备好了,可以按照此计进行。”
“你认为我是不是好战,经常兴师动众征伐他国。”
江易有时候认为这么做劳民伤财,战争带来的破坏极大。
可转念一想,周围的环境并不那么好。
有些国家甚至暗中搞破坏,企图让大汉四分五裂。
他考虑的可太多了,从始至终没有窝囊过,也没有怂过。
作为一国之君,要为付出的一言一行负责。
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实行最佳计划。
与此同时,永康帝江珣把儿子叫到面前。
看他的样子,状态不佳,最近听说了关于大汉那边的情况。
三州发生叛乱,江易派刘迪等人率军平叛,也只用了一个月左右。
而且损失较小,他正在巡视各州。
“听说汉国有三州叛乱,最近才平定,朕担心江易会怀疑此事与大梁有关。”
江珣的确很担心,如此一来,江易就有借口派兵占领大梁一些州县。
“父皇,此事与大梁无关。听说将夜在鄯州,儿臣打算派人前去说明。”
江澈的确有这个打算,要尽快消除误会。
父子俩很清楚大汉强的可怕,只要江毅在派几十万大军,两三年内就有可能灭了大梁。
“是有必要向他解释,也可以缓和两国之间的矛盾。你要好好治理大梁,让大梁繁荣强盛起来。”
江珣感觉自己寿命不多了,也清楚大梁目前的情况,很难是大汉的对手。
江易曾经说过,只要永康帝驾崩,就会灭了大梁。
“未来一段时间,你也不要激怒他。大梁只剩下半壁江山了,能不能守得住,就看你的能力了。”
江珣也不想管大梁那些事,感觉累了,也感觉很后悔。
如果当初立江易为太子,大梁肯定能再次繁荣昌盛。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当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梁国土沦陷。
“儿臣一定会让大梁再次繁荣富强。”
其实他也没有太大信心,目前大梁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世家掣肘,经过江易派兵征伐,有不少世家被分散送到各地。
工匠研制的火器有了一定的进展,只是火药还没有太大进展。
“若是能弄到火药配方,那些新造的火器就可以使用了。”
江澈也希望那些工匠早点研究出火药的成分,早点配置出来。
“朕知道你想早点让人配制出火药,也想。派人从汉国得到火器图纸,甚至抓一些工匠回来。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不要再惹怒他了。”
江易已经向各国警告过了,若是再抓住派去的细作,那些国家将会受到来自大汉最严厉的惩罚。
“听说松昌国与三周叛乱有关,江易很快就会查清楚,松昌国要倒霉了。”
江珣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这些事也不足为奇。
他猜测汉军明年春肯定会出征松昌国。
这几年春季,汉军都会出征大梁,并很快占领一些领地。
“松昌国是南海一座岛国,如今在位宋昌国皇帝叫高演,他治国也是挺有一手的。”
江澈对松昌国的了解不多,但知道松昌国是个强国。
这个国家地形特别复杂,汉军若是去攻打,将要面对很多困难。
就在此时,孙泉来到江氏父子面前。
“圣上,太子殿下,工部那边传来好消息,火药配置出来了。”
父子俩一听很激动,工部尚书和那些工匠不会拿这事开玩笑。
如此一来,燧发枪就可以使用了。
父子决定前去工部,想亲眼见一下燧发枪的试射。
过了许久,父子俩来到了工部的匠作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