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下旨让那些得病的后妃宫女太监,在自己的住处隔离治疗。
又派太医对他们复诊,确定是不是得了瘟疫?
到了傍晚时分,太医把复诊结果向江易和沈蓉汇报。
其中一位嫔妃疑似得了瘟疫,这还需要后续观察治疗。
其他人得的是常见病,过几天就会康复,就是那位有疑似瘟疫的嫔妃需要格外关照。
太医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只是认为那位嫔妃得了普通风寒。
江易和沈蓉没有责怪太医,也没有怀疑他的医术不行。
那就按照普通风寒治疗,对那位嫔妃的住处及周边进行消毒。
沈蓉戴着口罩,去看望那位嫔妃,并带去了慰问品。
毕竟是江易的女人,既然生病了。作为皇后,稍微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
转眼又过去了五天,江易一如既往处理国事。
刘峥的办事效率很高,把长安各家各户排查了一遍。
有不少人得了病,有些疑似得了瘟疫。
也就这几天,辽国使者到达长安,他们请求大汉帮助辽国控制瘟疫。
先给述律柔送信,让他说服江易,辽国使者再去请求。
江易内心真不想帮助辽国,就希望辽国处于半死不活状态。
述律柔苦苦哀求,两国的关系说不上太好。
如今辽国有困难,大汉要适当帮助一下。
“辽国使者请求我派人去帮他们解决瘟疫,其实我是不想的。对此,你怎么看?”
江易想听听刘峥的想法,如果建议好,可以采纳。
“还是有必要帮辽国,如今草原北边的铁勒国崛起。此国野心勃勃,而且对大汉不太友好,辽国替我们挡住了铁勒国。”
汉辽两国如今是唇齿相依关系,辽国处在大汉与铁勒国中间。
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所以辽国暂时不能有事。
“这几年,大汉与辽国并无战事。虽然他们时常来请求我们帮助。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利可图,而铁勒国想入主中原,必然先灭辽国。”
刘峥目光长远,也不希望辽国那么快衰亡?
大汉虽然实力强大,不太想跟北方游牧政权频繁交战。
那些人骑马来去如风,草原又那么大,找人如大海捞针。
“你的意思就是帮辽国,但我不想吃亏。”
“这是自然,我们可以向辽国索要一些东西作为酬劳。毕竟瘟疫凶险万分,派去的人也要得到相应的好处。”
不知有多少人勇敢去辽国解决问题,无利可图的话,肯定没人愿意去。
不用在意别人说大汉趁火打劫,像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江易从来不做吃亏的事,派去辽国的大夫,无论能否控制住瘟疫。
都要给他们一定等级的爵位,如果在那边不幸染病身亡。
就让他们的儿子继承爵位,让那些出国的大夫无后顾之忧。
“把长安的大夫召集起来,问他们谁愿意去辽国解决瘟疫。愿意去的,封他们男爵,若立功回来,提升爵位等级。”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哪怕是最末等的爵位,也是不少人努力追求的。
这可是获得爵位的好机会,想必会有不少大夫愿意去。
“过多分爵位,就感觉爵位不值钱了,会引起一些人不满。”
大汉一些文官一年到头累死累活,都不一定能获得爵位。
军中将士要积累一定的功劳,才能获得爵位。
“爵位是殊荣,不可轻易封,还请陛下三思。”
这就是为了保证五等爵位的含金量,让所有人知道,爵位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刘峥和儿子这些年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才获得了爵位。
父子俩深知获得爵位多么不容易,所以刘峥劝江易不要轻易封爵。
刘峥有时候劝谏江易,这也是为了他和大汉好。
“望陛下莫生气,臣是为了陛下着想。那些大夫前往辽国,若是活着回来。可以赏赐他们其他东西,封爵要慎重。”
可以赏赐他们田地、钱财、绫罗绸缎,这些毕竟是寻常之物。
而爵位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寻常赏赐,更是有着特殊荣耀。
“你所言有理,那就暂时不封他们爵位。在他们出发之前,先给一些赏赐。等回来之后,再赏赐。”
江易不仅没有生气,还采纳了他的建议。
他说得很对,要保证爵位含金量,就不能滥封爵位。
只有设定封爵的门槛,让一些人卷起来。
让他们觉得加官进爵有希望,会更加努力拼搏。
也可以转移矛盾,对皇帝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是我考虑不周,幸好这个决定还没有实行。”
以后遇到一些重要的事,跟大臣们多商议,听取他们的建议。
之前大臣们的劝谏,确实让他有些不悦。
他们本意是好的,是为了考虑江易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这样,大臣们的利益才能更长久。
君臣商议完之后,刘峥告退了。
在长安城内发布告示,若是有大夫愿意前往辽国,必有重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