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江易带着沈蓉等人去了觅味斋品尝糕点。
又出了几款新奶茶和新糕点,江易去觅味斋是听书,散散心。
其实对糕点和奶茶兴趣不大,沈蓉跟述律柔和庞玥婷比较爱吃。
这些糕点鸿胪寺也能做出来,美味斋说书人讲的故事确实很精彩。
在这个时代小说出版并不是很普遍,也没有电视,更不能上网。
江易作为大汉皇帝,想玩的娱乐项目有很多。
可他没有太多闲时间,更不想为了玩乐,而误了国事。
从觅味斋回来之后,江易的心情好了些。
转眼又过去了数日,大汉西南又传来消息。
这次可把江毅气得不轻,康年国三大势力争斗不休。
最近又伤害了边境百姓,甚至挑衅边关将士。
所以,江易勃然大怒,决定派兵三万教训一下在玉散关附近活动的康绵军。
有的大臣提议先派使者警告康绵国,却被江易拒绝了。
如今康绵国内乱,派使者也起不到作用。
朝会上大臣们也不反对了,感受到江易的震怒。
让唐瀚与刘狄率军三万前往玉散关,狠狠地教训一下康绵国。
不管是什么原因,是他们有错在先,大汉出兵很合理。
另一方面,述律齐裕和江澈回国之后,大力进行改革。
发展国内经济,研究心是火气,尽可能缩小与大汉实力差距。
刘狄与唐瀚率军先乘坐火车南下,火车到达不了的地方,在转坐马车。
遇到前往南方的江河,那就乘船前往。
汉军于五月到达玉散关,刘狄与唐瀚站在城楼上。
“前方树林茂密,空中飘着白雾,那边山高低起伏难走,山中瘴气弥漫。”
唐瀚指着前方山林,若汉军前往,可能会受瘴气影响。
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而生病,会大大降低战斗力。
“这次我们带来了火焰喷射器和猛火油柜,可以考虑把前面的山林烧了。”
刘狄凛冽的目光看着前方,对他而言,解决敌人也是一把火的事。
“这么做会不会太伤天和?可能会引起天地神明不满。”
“我知道这么做很不对,这是战争,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再说,是他们先挑起的事端。”
刘狄并不在乎这些,只要能取得胜利,认为这样做值得。
“若是放火烧山,就要考虑到风向,不能让火烧到我们这边。”
火由北向南吹,躲在山林中的敌军,将无处可逃。
可风向若是改变了,他们这边也得遭殃。
决定做这件事之前,要三思而行,或许还有其他办法解决敌军。
“他们明知道大汉强大,还三番五次伤害大汉边境百姓。挑衅边关将士,简直是不把大汉放在眼里,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刘狄决定放火烧山,若是天不绝康棉国,那就下一场大雨吧。
前面的山叫高绵山,山上丛林茂密,也住着很多康绵军民。
“不如听我一句劝,暂时不用火烧。若伤天和,可能会影响你和家族的福运。”
唐瀚还是要劝说,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不可以做。
若是遇到大量敌军,想怎么杀都可以。
不能为了胜利,做出一些违背道义的事。
“你说的有道理,我刚才太生气了,想用最快的办法解决。”
过了片刻,夏风从北面吹过,风带着一丝清凉。
“起风了,看南边的乌云,要不了多久会下雨,火烧山林会被雨水浇灭。”
唐瀚指着南边天空,就看附近敌军最近会不会来闹事。
刘狄想着还是派人警告一下他们,如果继续挑衅边关将士。
或许就等着灭国吧,大汉可以扶持友好的势力。
“派人去跟他们谈,若是还在边关停留,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行,稍后我派人过去,就等着对方的回复。”
刘狄扶着城墙,望着远方的山林若有所思。
他作为玉散关最高指挥,是要慎重考虑所做出的决定。
过了片刻,几个汉军离开玉散关,跟当地驻军面谈。
到了傍晚,派出去的汉军回来了。
他们向唐瀚与刘狄汇报,对方说以后不挑衅也可以,必须给他们一百万白银,五万石稻谷。
刘狄听了之后,气得双拳紧握,知道对方是狮子大开口。
“这就是他们的态度,要百万两白银,要数万石稻谷。我绝不会给,既然他们不想和谈,那就打。”
看着前面的山林就感觉碍眼,一把火烧得光秃秃的,心里才会舒服许多。
刘狄还是决定放火烧山,趁着北风南吹,多烧一些山林。
“传我命令,放火烧山。能烧多少是多少,尽量散开放火,烧的面积大一点。”
听回来的汉军汇报,说对方的态度很嚣张。
根本就不把大汉将士放在眼里,康绵军似乎觉得胜券在握。
他们最大的依靠就是复杂的山地,料定汉军不敢深入。
穿过茂密山林,就要忍受很多蚊虫叮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