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晚,随着几声巨响,城墙一角被炸塌了。
汉军消灭了堵在缺口的守军,随后有序进入城内。
又杀到城门后面,解决了那里的守军,把城门打开了。
之前不炸城门,也是因为城门周边守军最多。
攻打难度最大,城门打开之后,城外汉军与城内汉军里应外合。
他们杀进城内之后,登上城楼,解决城楼上守军。
在盆地中心有一座王城,面积不是很大。
一座小城对汉军来说不难攻下。
汉军从晚打到早上,拿下了外城,布朗在此战中战死。
刘狄下令轮流休息,王城那边的手你是瓮中之鳖。
到了下午,汉军休息充足了,向王城进发。
此刻,南召王布威得知都城外城被攻破,守城将士全军覆没。
其他达官显贵也是惶恐万分,他们即将成为汉军的俘虏。
之前是低估了汉军的实力,以为他们很难攻下这座城。
刘狄率所有汉军到达王城外,调整好曲射炮和虎蹲炮对准了城门。
城楼上守军非常的紧张,外城都守不住,王城肯定也守不住。
此刻,高绵城、安南城也被汉军攻打,两国都城被拿下是迟早的事。
就属刘狄这边进展最快,把重型火炮运过来,要不了几天就能攻下王城。
汉军试探攻击城门,城门坚固厚重,火炮只能在门板上打出浅浅裂痕。
这在刘狄的意料之中,毕竟是南召王所住的区域。
城门当然要坚固一点,用寻常手段,估计十天半个月也拿不下。
汉军有重型火炮,强大的威力,只要持续轰击。
一两天内就能破城门,再一鼓作气抓住南召王与中式。
把他们押到长安,从此以后,南方再无康绵、黎安、南召三国。
就算康绵国不分裂,也挡不住强大的汉军。
此刻,城内的人如热锅上的蚂蚁,城破也只是迟早的事。
一旦南诏王被俘虏,南召国就灭亡了。
到了傍晚,十门重型火炮运送过来。
部分将士将火炮从热气球上抬下来,还有一些军用物资。
“大家辛苦了,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鼓作气拿下那座城。”
这几天汉军连续作战,也是疲惫不堪。
他们没有抱怨,每个人都立了军功,此刻显得格外兴奋。
至少这次出征没有空手而归,等拿下了王城,又能获得不少战利品。
反观王晨内守军紧张、恐惧、绝望,负面情绪拉满。
他们也听说过汉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次亲眼所见。
他们用一天左右的时间,拿下了外城。
汉军在王城外安营休息,第二天没有攻城。
第三天依旧没有攻城,王城内守军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没有行动?
到了第四天,城外传来隆隆炮声,火炮对着城门猛攻。
刘狄收到消息,高绵城和安南城被攻破,即将活捉两国王室成员。
既然得知唐汉他们发来的电报,那今天一鼓作气攻下王城,将南方三国灭了。
原本是计划教训一下三国,只不过连打几场,已经超出了计划。
要怪就怪三国君主不听劝,只能作为只能作为俘虏送到长安。
各城门后面堆满了重物,尽可能拖延对方攻破城门。
直到下午,各处城门破碎,汉军冲进城内。
先射杀城内守军,此刻,城内混乱不堪。
布威从密道出城,只要不被他们抓住,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城破之前,就转移了大部分金银财宝和粮食。
刘狄带人来到王宫,问宫女和太监,南召王去哪了?
被问的人说不知道,他们确实不知道。
王宫中的密道,只有历代南召侯,以及现任南召王知道。
这可难不倒刘迪他们,密道应该就在南召王经常住的地方。
得知布威经常住的地方,刘狄派人去收。
另外,派人到城外搜寻,猜测武威带人从密道逃走。
也许是搜寻的汉军运气好,他们在南诏国太庙发现了密道入口,并迅速通知刘狄。
他们顺着密道搜索过去,想必部位早就逃出城外。
若是搜寻不到,只要发布重金悬赏,想必很快就能抓住布威。
“确实是我大意了,让南召王跑了。”
刘狄有些自责,若是抓不住他,回去也不好交差。
“将军勿忧,让人画他的画像,在附近乡村悬赏通缉。只要给当地人一些好处,他们会尽心尽力抓住南召王。”
“继续搜寻,另外画他的画像。在最短时间内抓住他,想必跑不远的。”
布威在几天前就通过密道逃跑,让一个跟他一模一样的人留下来瞒天过海。
他还没有逃出南召国,就隐藏在山中。
但大部分汉军撤回国,他在聚集旧部,收复南召国失地。
刘狄发布了悬赏,若是抓住南召王,赏十万两白银。
包庇南诏王者,必将遭受严惩,对当地人恩威并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