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深知爱妻白莲素来喜爱亲手制作各类物件,她的双手总是忙个不停,或雕琢木器,或缝制衣物,或编织草席,因而手部受伤成了常事。多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日夜思量着如何能护住妻子的纤纤玉手。
一日,他灵机一动,让白莲将手轻轻放在白净的纸上,随后拿起炭笔,沿着手的轮廓,细细勾勒出形状,再小心翼翼地用剪刀裁剪下来。他亲自操刀,依照这纸样,一针一线地为白莲缝制羊皮手套。他精心挑选了不同薄厚的羊皮,薄一些的羊皮手套,质地柔软细腻,用于白莲精细制作之时,如雕刻细小的木雕、缝制精美的衣物,能贴合手指,灵活操作,同时又可护住双手;厚一些的羊皮手套,则是为粗重活计准备的,比如砍伐木头、打孔、搬运沉重的木头凳子等,戴上厚手套,能抵御木屑飞溅、铁器碰撞,保护双手不受伤害。多吉亲手制作了将近十双手套,送给白莲,白莲接过手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手套上的一针一线,都似多吉的爱意,细腻而深沉。
除了羊皮手套,多吉还日夜钻研,亲自研发了护手的药膏。他将各种草药精心熬制,加入格桑花,让药膏带着淡淡的清香。他把药膏装在精致的瓷瓶里,方便白莲平时涂抹。然而,瓷瓶虽好,却不甚坚固,稍有不慎,便会摔碎,多吉又开始思索改进之法。
他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薄羊皮上,把羊皮剪成细长的小条,再对折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入羊皮口袋中。需要用时,取出羊皮条,打开,缠绕在受伤的手指上,再用事先留好的细羊皮条轻轻捆绑。白莲试用之后,赞不绝口,觉得这小小发明,实在是方便至极。于是,她建议多吉将这项发明画成图纸,寄往京城,给小桂师父看看,或许能在京城大卖。
京城莫府,小桂收到多吉的信和图纸,看着那精心绘制的图样,不自觉地笑出声来。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创口贴吗?没想到多吉和白莲竟也能研究出如此巧妙的发明!更令人惊喜的是,羊皮上涂抹的药膏,效果极佳,能快速愈合伤口,减轻疼痛。果然是爱情的力量最为强大,多吉因爱惜妻子白莲,才有了这般贴心的发明,说不定还能造福更多的匠人。
小桂将图纸拿给夫君莫珺和婆婆子璐观看,他们看了之后,也都赞不绝口。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在京城的作坊里批量生产这种“伤口贴”,并且按照约定,分给多吉和白莲一定的利润。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改进了耗材,用密实的布条代替了羊皮,这样在京城,造价便降低了许多,人人都能用得起。
小桂他们给这新发明起了个名字,唤作“伤口贴”。刚投放到医馆药铺时,知晓的人还不多,销量平平。然而,这难不倒莫珺。他拿了一批“伤口贴”,亲自送到工部,赠予那里的匠人们,每人一条试用。匠人们试用之后,无不交口称赞,这“伤口贴”既能快速止血,又能保护伤口,还不影响手部活动,实在是方便至极。于是,他们纷纷询问购买之处,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这神奇的“伤口贴”,可在女子医馆或药铺买到。
这“伤口贴”造价低廉,人人都用得起,不仅深受匠人们的喜爱,那些家中有顽皮孩童的父母也纷纷购买,家中常备几份,以备不时之需。甚至连兵部也大量订购,用于战场上小伤口的急救,小小“伤口贴”,竟成了京城的一大畅销品,多吉和白莲的发明,不仅守护了白莲的双手,也造福了无数人。
白莲本就心灵手巧,见多吉为她精心制作了各种手套,心中满是感动,灵感也随之涌动。她便在多吉制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她制作的手套,有两指的棉手套,轻薄柔软,适合孩子们在寒冷的冬日里玩耍时佩戴,既能保暖,又不妨碍他们灵活地抓取玩具;还有些手套被做成了可爱的造型,像是小巧的兔子、憨态可掬的熊,或是灵动的蝴蝶,栩栩如生,引得孩子们爱不释手;更有甚者,手套上缝制着精美的花朵,花瓣层叠,色彩斑斓,仿佛将春天的生机都绣在了手套上,这些装饰性的手套,不仅实用,更添了几分雅致与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纷纷缠着父母购买,戴在手上,仿佛拥有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这些充满创意的手套图纸,同样经过了小桂、莫珺、子璐等人的仔细验收。他们看着白莲那巧夺天工的设计,无不赞叹,认为这些手套定能在市场上大放异彩。于是,他们纷纷投入批量生产,在京城的成衣铺子和母婴店售卖。这些店铺的掌柜们,起初还对这些新奇的手套半信半疑,但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孩子们戴着这些手套,在街头巷尾嬉戏玩耍,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赞叹不已,一时间,这些手套成了京城的新宠。
而上朝的工部侍郎莫涵大人,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戴上了这样一副手套。他见这手套不仅做工精良,款式新颖,还十分舒适保暖,便爱不释手。莫涵大人本就喜爱新奇之物,又见这手套如此精巧,便推荐给了皇帝和皇后,以及皇子们。皇帝和皇后见了,也赞不绝口,认为这手套既能保暖,又不失雅致,实乃冬日里的佳品。于是,宫中的妃嫔、宫女、太监们纷纷效仿,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从朝堂到市井,从贵族到百姓,人人都以佩戴这样一副手套为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