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老婆熬好药,眼看着他喝下去,心说能好点,才骂骂咧咧的去沟底的小溪里去洗裤子,没等洗完,儿子又用棍挑了一条大裤衩送来,满脸嫌弃地说又拉到裤子上,气的他家老婆骂道:“这死不过的,你不想活了,也别折腾我跟娃。”
惹得在溪边洗衣服的一帮婆娘们哄笑。
晚上,四狗往茅房跑了十几次,拉的人直不起腰,没过两天老婆孩子也跟着闹肚子,拉的一家三口躺在炕上没力气动,只好求隔壁两邻来帮忙做口饭吃,那料隔壁两邻也出现症状,很快岭上十家里有七八家的人闹肚子窜稀。
槐树岭就那两大夫,面对来势汹汹的症状,开出的药方根本无济于事,眼看着束手无策,就有人跑邓家镇请大夫来看,邓家镇的大夫一看这阵势,知道这是瘟疫传染呢,胡乱扔下一张药方,头也不回的跑了,俗话说好汉不及三泡屎,好多体质差的和老人拉虚脱,一口气缓不过来就咽了气,送埋的人也在闹肚子窜稀,有气无力的挖个坑草草埋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瘟疫,岭上人人自危,陷入恐慌,真应了那句有病乱投医,不知谁说了句龙王庙灵验,去烧柱香求个平安,或许就好了,一时间,人跟疯了一样,都涌进龙王庙,面对蜂拥而来的众人,了尘和尚哭笑不得地说:“这瘟疫,也不归龙王爷管,赶紧找大夫去看,不然蔓延起来,更可怕。”
了尘和尚的话,根本阻止不了众人迫切的心情,龙王庙的香火是愈发的旺盛,而拉肚子的人却是一天比一天多,而且不断的死人。
了尘和尚也是着急,早在疫情初期,他就来豆腐坊想问你娘有没有可以治疗的方子,见你娘因刚没了你琴姐,整个人还在悲痛中,也就没好意思张那个口。
谁想没几天,在豆腐坊干活的刘六几人也相继出现了症状,肚子胀没胃口,没到中午就不停的往茅房跑,你大找岭上大夫抓药,大夫拿出一踏药方苦着脸说:你看能想的方子都开了,没用,你问问你家那口子,看能不能想个啥办法。
你大无奈的回来,告诉你娘,你娘只能再次拿出从你舅家带回的医书,整整看了一天一夜,最终从那本泛黄的药书里选中一种叫竹叶草的草药,虽然书里有很多治疗类似病的方子,竹叶草介绍的很笼统,可你娘还是选中了竹叶草。
主要是便宜,而且咱这沟底的阴凉处到处都有,随便拔一把回来就行,别的药方不说管不管用,关键是感染的人特别多,一时半会到那凑这么大的量,你娘才选中了竹叶草。
当然你娘也不能确认一定能治愈,但总得试试,万一有效果,那肆虐岭上的瘟疫就会很快能遏制住。
第二天一大早,你娘从沟底拔了些,洗净熬汤给刘六他们喝了,结果一个晚上刘六几个人的病竟然好了,你娘一看有效果,当即让你俩大带着刘六他们又拔了许多竹叶草,送到龙王庙交给了尘和尚,说能治疗瘟疫。
那了尘和尚尽管心里犯着叽咕,大夫开出的药方,少说也有十多样药之多,都不管用,就这一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竹叶草还能管用,但一听是你娘让送来的,了尘和尚毫不犹豫的用黄表纸写了贴在庙门外,更是把你俩大他们送来的竹叶草分给前来烧香的人,没分到的人,也都认识这竹叶草,纷纷跑去拔了拿回家熬了喝,短短几天,在岭上肆虐的瘟疫,彻底消失的无影无踪。
为了感谢了尘和尚无私的献出药方,不知内情的人们痊愈后又一次聚集到龙王庙,纷纷送去连自家给娃都舍不得吃的点心,瓜果等东西来表示感谢,了尘和尚知道你娘低调,不爱出这个风头,但还是说了实话。
“要感谢就去豆腐坊感谢青山媳妇去,是她送来的药方。”
一时间豆腐坊挤满了拿着东西的人,你娘站在豆腐坊门口婉拒了大家的心意。
“把东西拿回去吧,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党,谁还没有个灾扯,再说我这也是为了给书他大几人治病,凑巧找到的方子。”
本来还担心以你大妈苗李氏的性子,她要是知道了,还不趁机收下众人的东西,可因为你琴姐的事,你大妈哪里还能提得起精神,只是看了眼众人,转身离去。
后来,了尘和尚来借你娘手里的医书,说是想看看,你娘想都没想地把屋里的那些医书全借给了他。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尘和尚都没还那些医书,你娘也没当回事,后来豆腐坊一忙,倒把这茬给忘了,谁知两年后,了尘和尚又一次来到豆腐坊,对在正在干活的你大说:“抱歉,借了你家的医书,这么久才还。”
你大顺口说:“反正平时也不用,你顺便放那吧。”
“这不行,我得亲手交给你媳妇手里。”
你大还在心里埋怨道:这人也怪了,不就是几本书,放那不就完了,还非得……
可看着了尘和尚固执的样子,只好喊你娘出来。
见到你娘,了尘和尚把医书交给你娘,又从怀里掏出两本书说:“这些是当初借的,这两本是我用了两年整理出来的,共两套,一套我留在庙里,一套给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