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敌军越来越近,步兵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的手心已满是汗水。
可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无畏,手中紧紧握着AK步枪,枪身的金属光泽在阳光下闪烁。
“稳住!稳住!听我口令!”明军的一名校尉在阵前大声呼喊,声音因紧张和用力而变得沙哑。
他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敌军,当敌军距离防线只有三十步时,校尉猛地大喝一声:“开火!”
刹那间,AK步枪齐鸣,无数子弹如暴雨般飞向敌军。
敌军骑兵纷纷举起盾牌抵挡,可仍有不少人中弹落马,战马也被射中,嘶鸣着在地上翻滚,阻挡了后面骑兵的前进道路。
然而,敌军骑兵并未就此退缩。他们迅速调整阵型,将受伤的同伴和马匹拖到一旁,继续发起冲锋。
转眼间,敌军骑兵已经冲到了明军防线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明军步兵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用AK步枪奋力反击敌军。
他们紧密配合,组成一道火力严密的防线,让敌军骑兵难以突破。
一名年轻的明军士兵,在与敌军的搏斗中,手臂被敌军的弯刀划伤,鲜血直流,但他却丝毫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勇猛。
他怒吼着,用AK步枪的枪托砸向一名敌军骑兵,将其砸落马下,随后迅速转身,举枪击毙另一名敌军。
在激烈的战斗中,李文忠发现敌军的一支精锐小队正试图绕到明军防线的后方,对明军进行偷袭。
他立刻命令一支由五百名步兵组成的预备队,迅速回防,拦截敌军的偷袭小队。
这支预备队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插入敌军的偷袭路线。
他们手持AK步枪,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枪口不断喷吐着火舌。
战场上,一名明军士兵被敌军的长枪刺中,但他在倒下的瞬间,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扣动AK步枪的扳机,将敌军击毙。
这样的场景不断在战场上上演,双方士兵都拼尽了全力,为了各自的荣誉和使命而战。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金帐汗国的骑兵逐渐陷入了困境。
他们的冲锋一次次被明军击退,士兵们的伤亡越来越大,士气也开始低落。
而明军这边,虽然也有不少伤亡,但在李文忠的指挥下,他们始终保持着紧密的阵型和高昂的斗志。
李文忠看到敌军的士气已经开始动摇,知道发起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高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将士们,敌军已经疲惫不堪,是时候发起总攻了!冲啊!为了大明的荣耀!”
随着李文忠的命令,明军的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一齐向前推进。
坦克的炮口继续喷吐着火舌,对敌军进行最后的火力压制;
装甲车则如疾风般穿梭在战场上,用重机枪清扫着残余的敌军;
步兵们则呐喊着,端着AK步枪,向着敌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金帐汗国的骑兵终于彻底崩溃。他们纷纷转身逃窜,不再有之前的勇猛和气势。
李文忠下令军队乘胜追击,务必将敌军全部歼灭。
明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奋勇追击敌军,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荒原之战,明军大获全胜。战场上,敌军的尸体和散落的兵器、盔甲随处可见,鲜血染红了这片荒芜的土地。
经过一番清理战场,收集战利品后,明军继续踏上了征程。
他们向着金帐汗国的国都前进,虽然前方还有未知的挑战,但经历了这场大战的洗礼,明军将士们的士气更加高涨。
一路上,广袤的草原渐渐被起伏的丘陵所取代,地势愈发复杂。
远处,几座高耸的山峰在日光下闪耀着冷峻的光芒,仿佛在提醒着明军,前路依旧充满挑战。
行至一处山谷,两侧山峰陡峭,怪石嶙峋,一条狭窄的道路蜿蜒其中。
李文忠深知此地易守难攻,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
他当即下令军队放缓行军速度,加强侦察力度,同时命令坦克部队在前开路,步兵和装甲车紧随其后,保持紧密阵型。
当明军深入山谷,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只有行军的脚步声和装备的碰撞声。
突然,一阵尖锐的哨声划破长空,紧接着,山谷两侧的山壁上涌出大量敌军。
他们居高临下,纷纷向明军投掷巨石和利箭。一时间,巨石滚落,箭矢如雨,山谷中一片混乱。
李文忠迅速做出反应,他站在坦克上,大声指挥:“坦克,向两侧山壁开炮,压制敌军火力!装甲车,掩护步兵寻找掩体!”
坦克炮口怒吼,一枚枚炮弹精准地砸向敌军所在位置,炸得山石飞溅,敌军惨叫连连。
装甲车则灵活地移动,用车身为步兵遮挡攻击,步兵们迅速寻找巨石和山壁的凹陷处躲避。
在激烈的交火中,一名年轻的明军士兵被流矢射中腿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