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霜剑庐。
紫发姜润月正襟危坐于顽石之上,双手沉稳结印,缓缓刻画出一道道雷霆符文。
密密麻麻的雷霆符文,宛若星辰般烙印在四周虚空之中,错落有致。
当最后一道雷霆符文,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形成之际,整座青霜殿猛然剧烈颤动起来,檐角铜铃发出清脆嗡鸣。
“以吾之雷炁为引,号令九霄天雷降临,镇杀妖魔、涤荡邪祟。”
无数雷霆符文,伴随最后一道符文的凝结,以惊人之速有序排列组合着,最终化作一枚剑形符箓。
紫发姜润月缓缓睁开双眼,轻启朱唇将剑形符箓吞下,继而一路行至下丹田内。
天剑山的剑术传承,与太阴教、火云宫、星宫、三清山等皆有差异。
即便是同出一源的神鳌湖亦不例外。
紫发姜润月察觉到,自己每修成一门剑术,便会凝结出一枚符箓小剑,且随着对剑术的深入探究,符箓小剑亦会随之成长。
天剑山的初代祖师,将此符箓小剑命名为剑术种子。
紫发姜润月曾向水母真君请教,方知普通元神境的天剑山弟子,丹田至多可承载九枚剑道种子。
待凝练精气神三花,修成地仙境后,自身所能承受的剑道种子,亦会随着道行境界的提升而逐渐增多。
地仙境巅峰的天剑山修士,在极限状态下可容纳四十九枚剑道种子,若再多则极易爆体而亡。
水母真君亦告知她,凝练符箓小剑并非难事,困难之处在于将之修炼至圆满,以及后续的化繁为简、融会贯通。
更为艰难的是,要将四十九枚剑术种子融为一体,直至走出属于自己的剑道。
“呼~”
紫发姜润月轻吐一口浊气,缓缓睁开双眸,步下顽石,离开青霜剑庐。
陆雪琪并未在此,而是与华紫薇、方白羽、崔东黎、苏乾秀等人一同,前往东海猎杀海族。
得益于生生造化丹,重铸道基的陆雪琪,虽道行修为尚在元神初期,然长达千年的漫长等待,已将其道心磨砺得圆融无碍、坚如磐石。
此外,她的战斗经验亦颇为丰富,真正所欠缺的是剑术,是飞遁之术,是杀伐之术,是御敌之术。
以及各种各样的阅历和见识。
剑庐之外。
一轮大日高悬天际,微风轻拂、天清气朗、万里无云。
“四十九门剑术,我目前仅修成第十三门,这一次前往藏剑阁,也不知银花婆婆会让我停留多久!”
银花婆婆乃天剑山守护者,较金鼍、水母等更为年长。
因其源自玄龟一族,寿元远超常人,故上一代天剑山山主,也是她的道侣紫郢真君,就将藏剑阁托付于她。
一朵足有半亩之大的白云,驮着姜润月朝山顶的藏剑阁飞去。
相较七座高大雄伟、古朴苍劲的主殿,藏剑阁更显奢华,与周遭环境颇不协调。
门庭前,一位身形佝偻、满脸皱纹的老婆婆,斜倚在一张软椅上晒着太阳。
“银花婆婆~”
紫发姜润月散去白云飘落而下,上前躬身,沉声道:“晚辈又来叨扰您了!”
面容慈祥的银花婆婆,闻声缓缓睁开双眼,仅仅只是看了她一眼,便再次合上,缓声道:“坤字楼第三层,你可在其中停留一炷香时间”
“啊?才一炷香啊?”
紫发姜润月面露失望之色,不死心的道:“可否多待片刻?”
银花婆婆闻此笑了笑,直言道:“你这丫头莫要贪心。”
“按常理而言,你身为太阴教弟子,老身能让你入坤字楼待一炷香,已给足贵教颜面,更何况是第三层呢?”
“需知,即便是金鼍、水母、天啸他们七人,至多也只能在坤字楼第三层中,待上两炷香而已!”
“多谢前辈!”
紫发姜润月躬身朝对方行了一礼。
银花婆婆面带微笑,轻轻摆了摆手,一道清冷的流光陡然飞出,宛如一道灵蛇般将她稳稳裹住,而后径直朝着坤字楼疾驰而去,最终直抵第三层。
藏剑阁的规模不算宏大,依照八卦方位修建,肃穆地坐落在山顶之上,矗立在望舒、羲和等七座大殿后方。
此处作为天剑山的核心要地,紫郢真君慎重地将其交由自己的道侣亲自守护,足见此地之重要。
坤字楼三层内部空间有限,百十个书架稀疏地陈列其中。每个书架的最上层皆放置着一枚玉简,下面几层则堆积着大量的兽皮书籍。
每一枚玉简都蕴含着一套精妙的剑术,而书架上的那些兽皮,记录的是天剑山前辈修士们,修炼这套剑术时的深刻感悟与心得体会。
因时间紧迫,紫发姜润月来不及去寻找,便快步走到最近的一座书架旁,神色凝重地拿起上面的玉简,迅速浏览起来。
这套剑术名为《瞬影流光剑》,紫发姜润月很快便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深邃的剑道世界,难以自拔。
此刻,于遥远的西洲婆娑净土之内,宝光罗汉怒不可遏,身躯止不住地颤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