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个州府高家平均每个州府都拥有两个以上,万亩田庄,以一万亩为例,每年可产粟米小麦约一百万石上下,去掉家仆私兵消耗,能有大概四十万石的结余。
一个田庄百万粮食,产出的麦麸数不胜数。
便是酿酒、喂牲口家禽奴隶,便宜卖给佃户剩下的也都堆积成山。
高琪琛忽然福至心灵,笑道:“难道谢兄是想拿来酿酒?这好办,你想要多少,我免费给你出便是!”
“免费?”
谢宁乐了。
这家伙在拉拢自个身上倒是大方。
他倒是知道酿酒的理论,但暂时还没这个想法。
“要多少都给?”
高琪琛听谢宁的语气心里忽悠了下,他顿了下道:“若是万斤麦麸必然不会免费,谢兄适当给点银子我能给家里交代就成。”
“一百两如何?”
“一百两?”
“嗯,一百两一万斤。”谢宁往高琪琛前面推了推茶碗,“市价麦麸糠皮也不贵,这个价格高兄觉得如何?”
一百两一万斤?
麦麸糠皮便是不贵,也贱卖不到这个程度啊!
高琪琛头皮紧了一下,顿时后悔自己言语夸大,可放出去的大话收不回,为了搭上谢宁这条线,他硬着头皮道:“那便一百两一万斤!”
“好,那就先这么定了!”
谢宁跟对面的鄢玉蓉交换了个狡黠的目光。
李家货物行开业,惊动了全城,直到日落西山,商铺门口仍有大量盘旋不肯走的百姓。
其中有很多都是等买货走光了,特地跑来捡东西的叫花子。
谢宁没着急回去。
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伙计们,两眼锃亮地盯着台子上,一筐筐铜板,还有一箱箱雪亮白银。
“今日一共成交三千九百九十六单!”
“最高单价一百二十五两银子!一共销售八十七样货物!按照谢大人的吩咐,大单奖励现在发放给员工!”大掌柜拿着当日拢出来的日销清单,大声道:“超过一百两以上订单,奖励二两银子,王小二!是哪个?请上来领奖!”
随着名字念出。
地下伙计们跟打了鸡血一样嗷嗷直叫。
一群大小伙子的精壮之声,足以冲破屋顶。
王小二满脸通红地走上台来,眼圈泛红,接银子的手都在不住地抖动,“谢谢!谢谢东家!谢谢谢大人!我王小二,往后一定好好干!”
“现在发放下一个!”
奖励的银子直接从装银子的箱子里拿出来,大掌柜高声道:“一百两以内八十两以上,奖励一两银子,下面我念到名字的三十个人,请上台来!”
随着大掌柜把一串名字念出来。
又是一阵冲天的叫好声。
小伙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看到前方零钱的伙伴们,没有一点嫉妒之心,因为他们明白,今日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些奖励几乎他们人人都有份,王小二他们只不过是今日运气好。
等明天,他们再加把劲,站上台领银子的就会是他们!
“现在颁发米面粮油区销售额最多的伙计……请上台领奖!”
“卖出货品种类最多的伙计,请上台领奖!”
“跨区域凑单最多的伙计,请上台领奖!”
阵阵兴奋叫嚷声几乎要把房盖挑破。
鄢玉蓉站在帘子后笑道:“从前伙计们领到银子,都对账房千恩万谢,我日子还是头次见到这样的场面!”
劳动者拿到薪酬,本就是理所应当。
在人权,阶级极度压迫的条件下,却成了一件没有尊严,难以启齿的事情。
让大掌柜给每个领奖的小伙子,说“请”也是谢宁的吩咐。
在他眼里,一个企业的成功,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离不开员工辛劳与忠心。
不管李家日后买卖如何,最终会走向何方,起码,眼下经他手培训过的销售高手们,短时间不会有流失的情况出现。
到了晚上伙计们都下班,数钱拢账的环节,一筐筐铜板白银去皮上秤,白银好点秤出重量来就行。
可铜板就没那么好统计了。
此次开业,是以零售为基础,收来的铜板结结实实堆了十几个大筐,谢宁领着着张大宝、还有府里新来的两个孩子,坐在小马扎上数钱。
张大宝今日跟着谢宁忙上忙下,小脸通红,眼神里半点不见疲累,全是激动,他腰间别了一捆麻绳,每数一百个便打结顺到腰后头去,吴俊源领回来那个孩子拔尖不好惹的很。
他就教草原来的刘玄数数。
“这样数到跟手指头一样多是十个,十个手指头一样多就是一百个!”每日被吴俊源和谢宁两个天上的学霸人物欺压,张大宝可算是逮着显摆的地方,他腰上的铜钱坠得都要掉裤子,他显摆道:“一百个就得捆成一捆,然后交给我宁叔,知道不?”
刘玄点了点头,朝张大宝笑了下。
一边吴俊源领回来的干儿子,嗤了一声,瞪了一眼刘玄,“胡人的杂种,你教他干啥?我看你也是个傻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