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连队加上41旅残余部队,已经来到了200人的规模,这是41旅全部的骨血了。
拥有了加强连的兵力,易普拉欣对于守住城南,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战场最激烈的地方,还是城西阵地。
在这里,自由军用二战时代的散兵线战术,配合155榴弹炮的威力,不停的给阿卜杜拉增加压力。
在这个狭小的区域,双方都拼尽全力的厮杀着。
一白天的时间,阿卜杜拉的连队就阵亡了30多人。
这个数字不多,但是也不算少。
在无险可守的平原。顶着大口径火炮作战,是绝对考验步兵的心理素质。
阿卜杜拉在知道了老板的想法,他就酝酿着一个大活。
他在城西采用添油战术,用步兵填线来争取时间。
为此,他入城携带的步兵战车等重装,都没有投入战斗。就是准备给阿勒颇旅来一个狠的。
他在等老板为他解决阿勒颇旅的大口径火炮。
路明答应阿卜杜拉解决阿勒颇旅的火炮问题以后,他就在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阿勒颇旅的火炮情况,路明原本想点一台122自行火炮,作为反击力量。
但是如果反炮兵作战,就还需要反炮兵雷达。
这个在成本上,就很难接受。
毕竟系统122自行火炮需要3万一台,加上4万的炮兵雷达总价格超过了7万。
对于赛菲拉守城,自行火炮的作用就是那么回事。
想要有一定规模的炮兵,至少要15万到20万。
有15万资金,完全可以组建一支几百人的装甲突击部队。这要比炮兵更具有威力,作战效能也更高。
路明经过了最近的消耗,系统资金已经来到了60万。
不过战争这段时间战争能量,反而累积到了3000。
去掉上一周进攻陆续积累的1000能量,这两天的时间就积累了2000多能量。
80旅那边战况也相当的激烈,虽然三个营都没有要求补充兵力,但是损失的兵力,也不会少了。
所以路明的资金,还是要省着点用。
现在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慈不掌兵只能考虑把资金效益最大化。
路明直接点下了300人的步兵生产队列。
在升级以后,他的步兵生产速度,一天可以达到300人,
一个月就可以有上万的规模,这种生产速度,已经足够他在叙利亚独霸一方了。
他只需要继续积累两个月,拥有一两万野战部队,就可以逐渐脱离政府军,走向军阀的道路。
在装备生产上,路明准备继续昨天生产的组合。
10辆步兵战车和20辆虎式装甲车,10辆卡车加上300名士兵,在配备一些重机枪和迫击炮总价20万资金就够了。
这可比投入十几万,组建炮兵连强多了。
路明准备把这些部队,分成两个连队绕到赛菲拉西侧。
直接目标城西侧10到15公里这个范围,去搜索自由军炮兵阵地。
这两支突击队,就是要通过闪击,一举敲掉炮兵阵地。完成对阿卜杜拉的承诺。
北部工业区内,萨拉丁用舌头舔了舔干涸的嘴唇。
两天的激战,让他神经时刻紧绷着。
他仿佛又回到了一个月前,保卫机场的战斗中。
对于三营步兵的战斗素质,萨拉丁由衷的佩服。
这些士兵沉默寡言,不苟言笑。
但是只要接到下达的作战任务,他们会坚决的执行,哪怕战至最后一人。
萨拉丁就亲眼目睹这些战士的英勇。
一个班的战士,坚守在第一道阵地。
他们班的左翼防线,已经被自爆卡车彻底摧毁。
由于左翼的失守,大量狂热的士兵突入防线内部。向第二道防线进攻。
他们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包围,
这种不利的局势,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作战意志。
在2天的时间里,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突出部,直到全军覆没。
在第一道防线,他们让敌人付出了200人的代价。
由于后勤补给线已经中断,最后送上来的弹药只有预定的一半。
80旅3营本来就比另外两个营火力要弱一些。
所以弹药上补充也比他们要少,就是这些少,还消减了一半的量。
由此可见,战局面临的困难。
三个营各自有长处。
1营坦克有一个坦克连和炮兵连。2营有一个通用直升机连。
他们都有半个防空连。
只有3营只有半个炮兵连和几台坦克。
但是三营的补充兵是最多的,毕竟三营组建的任务就是为了打巷战。
各自不同的三个营,打法也是不同的。
萨拉丁在挨打的同时,还是有一个杀手锏没有用。
那就是就是配属给他的,散装防空连。
虽然是散装防空连,但是这个连有50辆虎式四轮装甲车。
俗话说得好“高炮放平,军事法庭。”散装防空连真打步兵,那只会更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