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夫林西北部山口高地。
萨拉丁和贾米拉一同走入坑道内。
她到现在还难以置信,一个上校旅长居然亲临一线坑道。
在她的印象里,那些官老爷只能在后方打着电话指挥战斗,不可能会亲临一线。
萨拉丁看似平静,然而也是惊魂未定。
刚才的炮击太危险了。
大口径炮弹爆炸的冲击波,震荡的他胸口一直堵着一口闷气。
不过,看到了坑道内的战士用崇拜的眼神望着他。
他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他努力的挺起胸膛,让自己显得威严一些。
萨拉丁跟随战斗队进入一线,不是心血来潮。
几天前,路明把他调回了指挥部。任命他为新编库尔德风暴旅旅长。
对于萨拉丁来说,他是一个库尔德人,并没有太多的国家概念。
能成为一支库尔德人武装的军官,一直是他的梦想。
路明给了他实现梦想和施展抱负的平台,这就是最大的恩情。
对于这种破格提拔的恩情,萨拉丁是感怀在心的。
尤其是路明对于一顿心灵鸡汤加画大饼,更让他像打了鸡血一样。
萨拉丁脑海里一直在循环播放路明临行前的叮嘱。
“你的旅全部由库尔德战士组成,尽情的施展你的才华吧。”
“我希望你能成为另外一个库尔德英雄!”
这种赤裸裸的暗示,让他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
毕竟,他在政府军只是一个上尉军官,在路明麾下他是上校旅长。
这就像一个月薪3000的牛马,可以对着老板横眉冷对。
但是给他三万,让他天天叫义父都行。
这种月薪暴涨带来的亢奋,让他决定亲临一线。
萨拉丁绝对不是无脑冲上前线的,他需要了解一线的地形和防守体系,为持久作战打下基础。
他是个聪明人,他很了解路明先生的不一般之处。
5000人的库尔德武装突然出现,这一定是出自大国的手笔。
而涉及到国家层面又培养了这么多库尔德人,这含义就很深了。
而他萨拉丁成为了这个旅的旅长。
这就是天大的机遇,一个一飞冲天的机遇。
为此,萨拉丁下定决心打好这一战,努力的展现自己的价值。
整个阿夫林地区的争夺战,重点就在于阿夫林城的归属。
而阿夫林城的归属,实际上不在城区巷战,而是在阿夫林城西侧的一片广阔的高地。
阿夫林地区的攻防难度甚至超过了戈兰高地。
最困难的就是这片高地太难进攻。
这片高地面积非常大,上面只要驻守大口径火炮,直接可以控制半个阿夫林地区。
无论谁进攻阿夫林地区,都要顶着高地上的大口径火炮的轰炸作战。
而这片高地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往高地上面。
金德莱斯就是卡在通往高地的道路上。
所以金德莱斯就是阿夫林地区钥匙。
谁拿下了金德莱斯,谁就可以把大口径火炮通过公路运上去。
41旅把主力部队放到了金德莱斯。炮兵连和防空连都放到了高地上。
土耳其这次的进攻,分三个方向。
一个沿着217公路由西向东进攻。目的是突破西侧山区。
这个方向的进攻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
攻击的就是金德莱斯,但是金德莱斯这条路也是最难走的。而且有重兵把守。
所以这一路最多就是牵制进攻,想直接突破那是得打出尸山血海的。
另外一路就是通过西北部,沿着拉霍和阿夫林之间的公路进攻。
这一路也是围绕高地进攻,首先要攻占拉霍镇。
占领拉霍镇可以掌握一条通往高地的小路。但是这条路地势陡峭,重装备上不去。
不过可以派遣步兵上高地骚扰上面的炮兵部队。
萨拉丁防守的区域,就在拉霍镇外围的山口阵地。
这条路进攻的终点就是阿夫林城。
但是没有拿下高地以前,直接进攻阿夫林城也容易打出横尸遍野的场景。
因为顶着大口径火炮巷战太难了。
最后一路就是由北方向南进攻。
在切尔西里沿着公路到达马赫卡特,在沿着马赫卡特公路到达阿夫林。
这条路距离远,而且沿途需要大量战斗,清理两侧的山地。
土军战略上还是以西北和北线两路为主,至于西线攻击金德莱斯太难。
萨拉丁也知道这两路的重要性,所以他把重点放在了西北防线上。至于北线交给了人民保卫军防守。
为了能充分利用高地,路明专门生产了一个155ah4轻型榴弹炮连。
刚才的战斗就是在155火炮的掩护下,突击队迅速攻上了阵地。
萨拉丁和库尔德人女兵们撤下了阵地。
他山口阵地上留下了一个排,作为前沿阵地,山口阵地的后方小高地,留下一个连的士兵。
萨拉丁把指挥部就设在山口阵地后方几公里的拉霍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