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啊!” 我像个即将出征的将军,一步跨上那用几块大石头和木板仓促搭就的 “演讲台”,这台子在我脚下微微摇晃,恰似此刻我们这命运未卜的村庄。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胸腔中那股翻涌的热流,清了清已然沙哑的嗓子,随后开腔,声音裹挟着无尽的力量,好似从古老地层深处迸裂而出的岩浆,在这傍晚的空气中横冲直撞,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落地生根。
我猛地抬起那布满老茧、犹如枯树枝般的手,指向天边。此时,太阳恰似一位被生活重担压垮的老农,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西沉,没了白日的精气神,周身泛着红彤彤的光,懒洋洋地将余晖洒向大地,给我们每个人都披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金色薄纱,可这暖烘烘的感觉,却驱散不了我心底的忧虑。“大伙瞅瞅这天边儿,太阳快落山了,红得像咱地里熟透的西红柿。有人瞅见这景儿,心里或许就犯嘀咕,觉得咱这公益的庄稼活儿算是到头了。我今儿个把话撂这儿,那可差得远嘞!咱这才刚把锄头插进土里,真正的丰收大戏,连个开场锣鼓都还没敲响呢!”
我迈着大步,在人群前来回走动,脚步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目光似两把火炬,带着关切与决绝,一寸一寸扫过每一位乡亲的脸。他们的面庞,或苍老、或年轻,可无一例外都刻满了生活的沧桑。“你们瞧瞧,这脚下的土地!” 我猛地蹲下,双手深深插入泥土,仿佛要与大地融为一体,“它可不只是一堆土,这里头浸透着咱们祖祖辈辈的汗水,比咱家那老黄牛还实在呐!想当年,山里路不通,为了运出山货换些生活用品,男人们用扁担挑着上百斤的担子,一走就是几十里山路,肩膀磨得皮开肉绽,鲜血染红了衣衫;女人们就在后面跟着,一步一挪,帮忙扶着担子,给大伙打气。那时候,咱们咬着牙,愣是没一个人喊过苦。好不容易盼来修路的机会,咱们又全员上阵,搬石头、填路基,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谁都没打过退堂鼓。咱们就像那地里的庄稼,根扎得深,心连得紧,任他风吹雨打,都屹立不倒。今天这日头一落,不是结束,而是一场全新征程的起点,是咱们用汗水浇灌的希望,正迫不及待地往外冒尖儿呢!”
“咱们庄稼人,手糙心热,干啥事儿都讲究个实实在在。” 我几步冲到田边,粗糙的手指先指向远处那连绵起伏、犹如巨龙横卧的山峦,又迅速移向近处那绿浪翻滚、生机勃勃的田野,“你们看那远处的山,近处的田,哪一处不是咱们用汗水泡出来的?过去遇上旱天,为了保住庄稼,咱们一桶一桶地担水浇田,从早到晚,肩膀压得生疼,脚底磨出了一层又一层水泡,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咱做公益这事儿,可不是图个啥虚名,是打心眼里想为这片土地,为咱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点实实在在的东西。现在啊,咱们要干的,是更有劲儿的活儿,是要让这好日子,像这地里的庄稼一样,一年比一年旺,一年比一年红火!”
“所以说,乡亲们,别觉得累了就打退堂鼓,更别觉得事儿干完了。咱们这才刚起步,手挽手,肩并肩,继续往前冲!” 我攥紧拳头,在空中狠狠挥舞了一下,那股子劲儿仿佛要把这压抑的空气都撕裂,眼神坚定得如同寒夜中永不熄灭的北极星,“等到明儿个太阳再升起来,咱们又是一身的力气,继续在这片热土上,种出更多的希望,创造更多的奇迹!”
我顿了顿,眼睛像探照灯一般,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寻着,渴望找到那些能与我心灵相通的眼神,与他们来一场灵魂的碰撞。“咱茅山涡啊,这块地儿,以前就像个沉睡不醒的病人,病恹恹的,没一点生气,大伙心里头都憋闷得慌。可瞧瞧现在,全靠大伙一滴滴汗珠子摔八瓣儿,一串串眼泪珠子往土里渗,它这才慢慢缓过神来。” 我微微仰头,望向村子里新盖起来的房屋,那一排排整齐的房舍在夕阳下泛着暖光,可我的心头却涌起一丝隐忧,“这地儿的活过来,不光是房子一砖一瓦立起来那么简单,那是心窝子里头的火苗子又旺了,是盼头儿又亮堂了。可这火啊,要是不小心,也容易烧过头,咱得时刻警醒着。”
“这条路啊,长得很,也险得很,它不单是咱们手头上的活儿,更是要咱们一辈接一辈,从日头刚冒头到天边儿挂晚霞,心里头都得装着它,得有那么一股子劲儿,就像地里头那庄稼,不管风吹雨打,心一横,根儿就扎得更深,叶子就绿得更旺。” 说着,我指了指不远处正弯腰锄地的老张头,“就像老张头,一辈子跟这土地打交道,手上的茧子厚得能当鞋底,摸上去糙得很,可你瞧他那眼神,亮堂着呢,那是对这片土地的爱,深到骨头缝儿里去了。咱们茅山涡的重生,就得靠这样一颗颗实心实意,愿意为它流血流汗流泪的心啊!可人心呐,有时候也像这天气,说变就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