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黄显玉对刘景才提出的让他加入抗日队伍的事情是不屑一顾。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他心里却,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他自己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因为被逼无奈,流落他乡。
从当土匪占山为王,到后来在跟了段子才进入了黄龙山并入了伙,别说是在黄龙山一直不得地,就是得到段志才的信任和重用,那也不是他的真正用意。
在黄龙山的时间越来越长,对黄龙山的事情了解的更加细致,就更加看清楚了段志才的真正面目。这个人不仅凶残、毒辣、心胸狭窄,更关键的是缺乏人性,所办的事情让人不齿。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他本身就感觉到有伤自己的人品人格,就是真正受到重用,充其量不过是个助纣为虐,供段子才驱使的一条狗而已。
他的志向,他的目标,他的愿望,也一直在驱使着他要做点什么,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血海深仇。
他一开始之所以落草为寇,目的是为了真正发展实力,能有所作为。
可是在这个土匪遍地的时代,他这样的小绺子本来就是处处受挤压、受压迫的料。不仅要承受大山头绺子的挤压,更主要的是要时时提防日本守备队和护国军的清剿。
尽管自己手里也有几杆枪,也有几十号人,但是那是真正的乌合之众,不论从哪一个方面讲,别说是没有资格跟日本军抗衡,就连跟土匪抗衡,都没有资格,就是面对护卫军,他们也远远不在一个档次上。
每天过着提心吊胆,刀尖舔血的日子。
当段子才被围困在山上的时候。他也想过利用段子才的势力,达到自己报仇的目的。所以他挺身而出,抱着被灭的危险救下了段子才。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段子才是一个欺男霸女,坏事做尽,并且心胸狭窄之辈。
跟着这样的人在一起混,有前途吗?没有。最后落的只能是被人们唾骂。
他也早有离开黄龙山的打算,黑土地之大,何处为伍,何处为家?自己又到什么地方可去呢?
按照段子台的规矩,只要是你入了伙,就别想再脱离黄龙山,除非是你身首异处。段子才是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在没有把握的前提下自己是不会轻易做出离开决定的。
刘景才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这希望对他来说又太渺小了、也危险,这条路同样充满荆棘和坎坷。
在黑土地上到处充斥着野蛮和血腥的味道。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的人,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飞来横祸,让你死无全尸。
尽管有枪就是潮头王,但是你这个枪要看对待什么人,对待什么情况。那些土匪之所以生存下来,他们面对的只是弱小的民众,而不是强大的日本军和护国军。
华夏的大厦已经倒塌,单单靠几个人,几支部队就能顶起这个大厦吗?
他感觉到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所以他在选择上也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唐显胜的话对他触动最大。想想也是,人这一辈子充其量不过是几万天的事。你平平淡淡,碌碌无为的过,是这一生,你轰轰烈烈的过,也是这一生。既然有机会。有这个平台还不轰轰烈烈的过完这一生呢,即便是不成功也无愧于自己到这个世上走了一遭。
回去以后,他和自己的几个搭档探讨了这个问题。
他原来的老二当家李贵,对这个事情非常的热心,他鼓动黄显玉下定决心:“大哥,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如果这些人能够将来打得天下,我们自然是开国功勋。让祖上风光,总比当汉奸,当土匪要光宗耀祖的多。”
“你认为这些人能打得下天下吗?那样想的话,也未免太天真了。”
“就算他们打不下天下来,就是再差还能差过在这里当土匪?”
“他们让我们参加他们的部队,也不是一点条件没有的。”
“怎么,他们是不是还要我们上上见面礼?”
“虽然他们没有说要我们拿上见面礼,但是我们如果要受到尊重,得到别人的重视,我们就应该有所作为。”
“这个作为实际上并不是很难,只要我们下决心跟段子才这个瘪犊子一刀两断,把他视为我们的仇人。我想这个见面礼的分量一定是足够的。”
“正常说应该是足够的,我如果我们出卖了段子才,别人会怎么看待我们?是不是会认为我们是忘恩负义?会在道义上失去别人的信任。”
“对段子才这种瘪犊子。你别说是出卖他,就是亲手把他宰了,大家也只能称拍手称快,没有人会认为我们做的不仁不义。”
“别管怎么说,我们跟段子才毕竟是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也是一两年的时间。要是就这样出卖他们,自己良心上总有点过不去。”黄显玉心里仍然转不开这个弯。
“老大,这个问题我想你就想多了,不是我们无意,是他段子才无情。为了救他,我们承担多大的风险,并且有几个兄弟在救他的时候失去了生命,按正常说,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给你黄龙山三当家的位置,他当时还对我们真的不错,可是我们跟他们感总不是一路人,对他的所作所为。感觉到不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