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望着手中宝物,掌心星云来回幻化,耍了好一会,少年才明白自己心底的疑惑。
“既然此物万物可噬,那为何用气血与内力便可收服?而不是直接吞掉?”
陷入沉思好一会的少年才想起来,气血、内力、与自己的心神便是被称为人身三宝的精、气、神,虽不全面也各自有所包涵,再回想阮子鸿、孟又琴的死亡前后,少年心头明悟升起。
“以精、气侵染,再辅佐心神相合,应该便是此宝收取之法了。”
少年有些不确定,因为内力中本就含有三宝,实在想不通的少年便想着留作以后,转移注意力到心神入定之地的黑点上,他心中总有冥冥感觉升起。
“这宝物应该不止变幻之能!仅是如此哪里称得上仙家宝物?”
想到此处,少年心神感应宝物,只瞬间便沉浸莫名,入了定中,接着他心念不再控制星云,其便瞬间消失,幻化成黑点定在少年“眼前”。
少年心中想要探明原由,此刻却又有些对这颗无光黑点的恐惧,踌躇片刻,少年心念一动,想着将心神探入黑点之内,未曾料到,在他心意稍动的瞬间,心神仿若被一股莫名且强大的拉扯之力所裹挟,不由自主地朝着那深邃难测的黑点内部疾驰而去。
刹那间,惶恐之感如汹涌潮水般在他心间泛滥,他心底暗自惊惶,只觉此番恐是大限将至,性命堪忧。然而,世事难料,那股令人胆战心惊的拉扯之感仅仅持续了转瞬,便戛然而止。
就在此刻,一种奇异至极的感觉从心头升起,仿若自己的心神瞬间被置于澄澈天地之间,立足于昊阳之下,如肉身亲至,清晰无比地袒露在自己眼前,恰似暗夜中摸黑行路之人骤然置身于炎炎烈日之下,周遭一切都变得通透敞亮。
往昔那种入定时浑浑噩噩、迷迷糊糊,仿若置身迷雾中的混沌之感一扫而空,这般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令他一时之间忘记惶恐,怔在了原地。
他试图“注视”自身,目光所及之处,竟是一片空无一物的虚无之境。然而,他却又能真真切切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五感同在、无拘无束,这种奇妙的感觉,恰似在干渴难耐之际,突逢甘霖滋润,令他的内心满是难以言喻的欣喜与震撼。
恍惚间,他仿佛觉得,道家所推崇的“精气神”之中那玄妙的“神”之所在,此刻正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的“眼前”,让他得以窥探到一丝奥秘。
“如果说入定之处便是昏暗的小黑屋的话,这里便是光明殿堂了吧?”
在这种奇妙的状态下稍作沉浸、体验之后,他尝试着探索当下的究竟,如同外界肉身一般“举目四望”。
倏忽间,只见一片无光暗、无颜色的虚无之中,自己脚下便是一片深邃无垠的宝物星云,星云之中,混噩气流蜿蜒盘旋,涌动着无尽的神秘力量,仔细观之,其除了大小之外与外界一般无二。
见到星云的一瞬间,之前他过于震惊而忽略了的这片虚无与星云宝物同时与他心神相连,心头明悟升起,一股欢欣之感莫名荡漾。
“它们是我,我是它们,此处一切皆由我主宰!”
“只可惜此处也有局限,不在我认知内的东西,还是不会平白无故的得知,即便赤裸裸的呈现在我眼前,唔,还是要多多学习呀!”
明悟之后,少年瞬间如同掌中观纹般了解此地一切,望向星云内的光点之上,只见一滴滴水流、一块块石头、每一样曾被星云吞掉的东西,都以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细入微的灵纹图影显影在此,这些图影便是光点,其精准呈现出物品的本源形态、内部构造,有序悬浮于星云气流之间,宛如一部部活着的秘典,可供他回本溯源。
他心意稍动,光芒便映入眼帘,似被召唤而来,又像心神投射其中,他继而“触碰”一块石头模样的画影,刚一接触,石头便如时光回溯般,无声的砰然炸开,图影中无数比尘埃还细微之处皆亮于眼前,其震撼场景让少年看的如痴如醉。
片刻后,回过神的他又看向其他光点,多是土石、河水,在这里,每滴水、每块石头都独立呈现,看得他眼花缭乱,不禁腹诽:“本质相同,模样稍有差异,为何罗列这么多?去掉重复相同之物!”
念头刚起,一时间,星云之地忽生变化,处处流光溢彩,无量水、无量石的图影仿若受感召,图影光点随着念头自行移动,好不炫目。须臾之间,先前那海量的图影消失不见,融合汇聚在一起,最终呈现在他眼前的,唯有各种单一之物。
此刻,星云原本均匀的细碎光芒变的无比稀少,其中两个相比巨大的光点图影显现,一者为石、一者为水。映入眼帘的石柱丈许粗细,以被星云吞噬时的独特造型呈现,旁边是一根通天耸立、气势不凡的水柱,同样有丈许粗细,除此之外的细碎光点,便是一些零散的矿石、玉料、石塔以及草木虫蚁等杂物,它们各自单独陈列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