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强国之根本?”
百姓们呆呆地听着,他们之前完全想不到工业居然如此重要。
不过想想也是,就因为大明走上了工业这条路,他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好的。
崇祯举着喇叭,继续说道:“工业强国,但什么富国呢?”
“那就是商业!”
“工业强国,商业富国。”
“工业之路我们要走,商业这条路也一样要走,这就是工商业!”
“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周的百姓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工商业的意思啊!
“有句话我送给大家,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农业是一切之根基,工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这地基之上。”
崇祯充满威严的双目扫视着在场众人。
“明王去年在江南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很多人骂我们残暴,但你们想过没有?”
“那些人看似只是阻碍了新作物的推广,只是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但农业无法发展,那工商业谈何振兴?大明如何强盛?”
“他们阻碍的不仅是新作物的推广,而是农工商三业。”
“阻碍的是大明的富国强民之路。”
崇祯杀气腾腾:“他们……死不足惜!”
“原……原来如此!”
“我明白了,原来那些人的行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
在场的百姓,甚至包括官员都是恍然大悟,仿佛醍醐灌顶一般。
工商业晚一天发展,大明就多一天的饿死鬼或冻死鬼。
唯有快刀斩乱麻才是最好的方法。
那些人太过分了,也太愚蠢了。
为了私利,居然阻碍农工商三业的发展,阻碍了大明的富国强民之路。
杀得好啊!
大明的崛起,不应该被那些人给阻碍。
“好,明王杀得好啊!”
“没错,咱们大明就应该大力发展工商业。”
“富国强民?真是太令人期待了。”
百姓们,包括官员们都是热血沸腾。
他们想不到皇帝居然看得这么长远,说的话更是如此精辟,深入人心。
工业强国,商业富国!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短短三句话,却是如此精辟。
的确,这三样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这才是大明的富强之路。
崇祯说完,也不再废话,转身走上了蒸汽船。
当皇帝的,总得在百姓眼中保留一些神秘。
“妙,真是太妙了!”
“陛下今天说的话,简直令老夫大开眼界啊!”
“还好我刚刚用手机把视频拍下来了,回京之后一定要发上讯音,让京城的百姓都聆听陛下的金玉良言。”
几名大臣激动地交头接耳。
温体仁作为礼部尚书,更是一把拉过一名南京城的大官。
“立即发电报,将刚刚陛下所说原封不动地发回去,尤其是鞭辟入里、言简意赅那几句,并让他们快速出报纸。”
南京城还没有通网,但无线电报还是能使用的。
并且因为大明的无线环境更干净,传播距离比后世远得多了。
崇祯早已经培养相关技术人员,并且派他们前往各大重镇或者边疆地区。
“没问题,下官稍后就去办。”
…………
在百姓们不舍的目光之中,蒸汽船冒着黑烟白雾离开了码头。
“嘶……”
“果然不用风帆就能跑,还这么快,这么灵活。”
“天呐,要是以后普及开来,那咱们去京城不是方便多了?”
“据说京城还有火车呢,真想去看看。”
“看到这一幕,我真想吟诗一首……大船大船你没有帆,烧水冒气跑得快。”
“闭嘴!”
…………
蒸汽船上。
“陛下,您刚刚说的话真是太好了。”
温体仁拍着龙屁:“微臣听着当真是茅塞顿开,如同醍醐灌顶。”
“微臣现在才知道,陛下看得如此长远,原来工商业竟如此重要。”
“微臣已经将刚刚那一幕拍下来了,准备回到京城就发上讯音,让京城的百姓也能瞻仰一二,聆听您的教诲。”
“并且刚刚还让南京城的官员将您所说通过电报发回去,出在报纸上。”
一通龙屁下来,他不但让崇祯开怀,同时也征询能不能发在讯音上。
最后还表达了自己的功劳。
简直就是一箭很多雕。
当然,崇祯知道对方的小心思,不过也不在意。
谁不喜欢有一个听话又会拍马屁的手下呢?
“随便你,想发你就发吧!”
崇祯矜持地表示了一下,随后走到了一旁。
“怎么样?我刚刚的演讲如何?”
许青竖起一个大拇指:“厉害,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网上不是有很多吗?当然最关键是跟那个小胡子学的。”
“果然啊!”
论起演讲能力,学美术的小胡子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估计都名列前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