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结束,众人又投入到整理工作中。王嘉的动作愈发轻快,他知道,每整理好一卷书,就离心中的答案更近一步 ,在这古老的书库里,一场跨越时空的求知之旅,才刚刚拉开帷幕。
在短暂的思索中,王嘉脑海里各种念头如走马灯般闪过,那些尚未解开的疑惑、亟待探索的知识,都像是在向他招手。片刻之后,这个充满朝气的小伙子,就又如同往常面对每一项新任务时那样,周身洋溢着饱满的热情与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眼前的工作之中。
当然,和之前的每一次工作并无二致。在整理竹简卷帛的过程里,依旧会时不时地冒出一小部分堪称“疑难杂症”和“怅惘之惑”的棘手问题。每当这时,王嘉清楚,自己必须向经验丰富的师哥师姐,还有知识渊博的老师左丘明先生请教,才能拨开迷雾,答疑解惑。
于是,他便像从前无数次那样,带着谦逊的态度,毕恭毕敬地向师哥师姐们围拢过去,随后又来到老师左丘明先生面前。他专注地聆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随着交流的深入,自己的脑海中也渐渐有了新的见解。而他的师哥师姐们,还有老师左丘明先生,也都展现出极高的责任心,毫无保留、尽心尽力地为他答疑解惑,从典籍中的字词释义,到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一一耐心讲解。
好在,王嘉并未仅仅依赖他人的解答。他在虚心求教之后,又投入到大量的书籍翻阅之中,努力寻找相关知识。他反复进行论证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还通过实践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不断推动思维的发展与扩展。终于,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他心中的疑惑得以全部解决。
在解决疑惑的同时,王嘉深知这些知识的宝贵。他将关键的知识点与信息,认真细致地记录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竹简与小册子中。他心里明白,这些记录在未来回到现代之后,能与现代相应的着作典籍进行比对,说不定能碰撞出全新的学术火花。
随着疑惑的消除,一切逐渐恢复正常。而王嘉,又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目标——寻找《左氏春秋》中记载着关于鲁僖公第二十三年事件的相关竹简草稿。他凭借着阅读白话文时留下的记忆,运用头脑风暴与情景再现法,试图让自己穿越时空,进入鲁僖公第二十三年的世界进行游历。对于所负责区域的竹简与书籍的整理工作,他暂且像往常一样,先把它们搁置在一旁,打算之后再集中精力处理。
不多时,伴随着时间与空间那奇妙的变化与交织,王嘉只觉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又重新清晰。他的思绪,很快便来到了鲁僖公第二十三年的世界。话说,在这一年,也就是鲁僖公执政鲁国的第二十三个年头。这一年,和鲁僖公先前执政的其他年份相比,发生的故事十分丰富,诸多有趣的事情接连上演,等待着王嘉去一一探寻 。
鲁僖公二十三年,正值春寒料峭之时,大地尚未完全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齐国的边境却已剑拔弩张。齐孝公姬昭,在朝堂之上目光如炬,心中谋划着扩张齐国版图的方略,他大手一挥,下达了进攻宋国的命令。一时间,齐国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动,旌旗蔽日,刀枪林立,向着宋国的缗地进发。很快,齐国大军将缗地层层包围,城外战鼓轰鸣,城内人心惶惶,一场残酷的攻城之战一触即发,百姓们蜷缩在城中,恐惧地听着城外传来的阵阵喊杀声,不知这场战争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命运。
炎热的夏日悄然来临,空气中弥漫着沉闷与焦灼。五月庚寅这一天,对于宋国而言,却是个无比沉重的日子。宋国的国君宋襄公兹父,这位一心想要称霸中原,却在泓水之战后元气大伤的君主,在王宫内气息奄奄。他躺在病榻之上,回想起自己的一生,那些争霸的雄心、战场上的厮杀,都如过眼云烟。最终,在这闷热的夏日里,他缓缓闭上了双眼,宋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宫廷内哭声阵阵,大臣们身着素服,为这位国君的离去而哀伤,整个宋国也因国君的离世而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与迷茫。
随着秋风渐起,楚国的军队在楚成王的指挥下,踏上了征程。他们的目标是陈国,楚国一向觊觎陈国的土地与资源,此次出兵便是想将陈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楚国的士兵们步伐坚定,士气高昂,一路浩浩荡荡地向陈国逼近。陈国得知楚国来袭的消息后,赶忙加强城防,召集士兵准备抵抗。但陈国国力相对较弱,面对楚国的强大攻势,压力巨大。楚国人的进攻猛烈而迅速,陈国边境的城池接连告急,战火在陈国的土地上熊熊燃烧,百姓们流离失所,纷纷逃往他乡,躲避这无情的战火。
当凛冽的寒冬降临,大地被白雪覆盖,一片寂静。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十一月,又一则噩耗传来——杞国的国君杞子离世。杞国虽国小力微,但杞子在位期间,一直努力维持着国家的安稳。他的去世,让杞国的臣民们悲痛不已,小小的杞国陷入了哀悼之中。宫廷内设置了灵堂,臣民们纷纷前来吊唁,缅怀这位曾经带领他们的君主,而杞国的未来,也因国君的离去而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不知在这乱世之中,将何去何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