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覃仁忠说,他的女儿陈娟淑已经去寻妻子莫美芳。
可是一两个钟头过去了,却迟迟不见妻子莫美芳来。知妻莫如夫,陈有贵就猜测妻子莫美芳,可能躲哪里去不管他的死活了。
陈有贵边哼哼怨着痛,边绝望地说:妻子莫美芳,怎么可以这样的啊!
听陈有贵这样一声绝望地哼哼,覃仁忠什么都明白了。
一定是陈娟淑找到母亲莫美芳,陈母莫美芳拿不出钱不敢来思崖村,或者是出去借钱一时来不了了。
他像似问爸爸覃犹德,又像似问拐子李:“莫婶到这还不来,可能是不来了,这可怎么办?”
覃仁忠的潜台词很明显,那就是叫拐子李先用药给陈有贵治疗。
覃犹德不做声,拐子李更不做声。陈有贵就吱声问拐子李:“李哥,李医师,要不你就先帮我用药吧,我老婆明天会拿钱来给你的!”
拐子李不吱声,陈家贫困成什么样子,他最清楚不过的了。
去年陈家房屋倒塌压死父母,葬父母用钱,又建房屋要用钱,连田地都卖了。
房屋田地妻子是人生三不卖,不是穷得不逼已,走投无路,谁会卖房屋田地和妻子的?
不是因为陈家穷得无屁打,杀不出血煮不汤,拐子李也不会还没有用药就开口提钱的。
这点医德都没有,拐子李家也不可能世世代代做医的了。
实在是因为陈家太穷困,他不是搞慈善的,就靠医病治伤养家糊口。
可以少收医药费,但不能不收医药费。这个不收医药费,那个不收医药费。他还拿什么来养家,还开什么医馆?
拐子李想说:你们陈家穷成那个样,亲戚朋友又穷得叮当响。
今天都不有钱给我,明天你老婆又去哪里要钱来给我?
可是拐子李哪里敢把那样的话讲出来,一讲出来不就显得他是一个爹爹奶奶,见钱眼开的饿钱鬼了吗?
见拐子李不吱声,知道他是求不到拐子李的,或者说没钱拐子李是不会给他用药治疗腿伤的。
因此陈有贵就问覃犹德:“覃哥,要不你就先帮我给钱李医师吧!我老婆明天会拿钱来还你的,我实在痛得受不了了!覃哥你就行行好,帮帮兄弟吧!”
真是人穷其言也悲,痛得难以忍受其言也哀。
“爸,你就出钱帮帮陈叔吧!”覃仁忠说,有点爱屋及乌。
陈家的贫困他是知道的,不是这样莫美芳也不会不来的。
有钱谁不想打肿脸充胖子,不是拿不出钱才这样的吗?
覃仁忠的话一停,陈有贵就又说道:“覃哥,不用担心没钱还给你。我们家不是还有一个黄母牛吗,没钱还给哥,哥可以去兄弟家牵走那个黄母牛的嘛!”
之前一直叫自己做覃师傅的陈有贵,现在一口一个叫他做覃哥了。
就如亲兄弟一般,还说没钱给就去牵他们家的黄母牛。
覃犹德动心了,他不是想要陈家的黄母牛。而是想要陈家的女儿陈娟淑,做他的儿媳妇与陈家对亲。
陈家虽然贫困,陈有贵和妻子莫美芳又不怎么的。特别是莫美芳更不怎么的,可以讲贪心又势利。
但是陈娟淑是个好姑娘,特别入他的眼。覃犹德就想要陈娟淑,配他的儿子覃仁忠。
可是这种话覃犹德能说出口吗?所以他说:“老李,你就帮老陈看脚吧,给他用药治疗,这医药钱他不给,我老覃来给!”
“你可要想好了?”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拐子李不冷不热来了这么一句问。
“不用想,你给老陈看脚用药吧!钱的事不用担心,多少我来给!”覃犹德很肯定地说。
“行!”拐子李说罢,就给还躺在春凳上的陈有贵看伤脚了。一会儿说:“他的小腿骨开裂,又还是粉碎性骨折。”
“那就给他用药吧,这么两个钱够了吧?”覃仁忠边说边从衣兜里,摸出两块闪闪发光的光洋。
“以我们的交情足够了!”拐子李边说边接过两块银元,以当时的物价,一块银元都可以买一石粮食了。
两块银元就可以买两石粮食,一石粮食是一百二十斤,两石粮食就是二百四十斤,哪有还不够的?
不过拐子李还是看在和覃犹德的交情上,换上别人,或者说陈有贵自己来找他。
像陈有贵这么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拐子李至少要收三四块银元才能用药。
拿了覃犹德的两块银元,拐子李就打算去配药。
从前的中草医师治疗跌打损伤,断筋断骨都是内服药与外敷药一起来的。
内服药生干均可用,外敷药可是全都得即采即时用的。
所以要给陈有贵配药,拐子李和覃犹德说一声。便去香火背,背上一个竹篓,竹篓里放一把小锄和一把柴刀就出门去。
山区就是这点好,山上有的是药。思崖村后就是山区,李家屋后几十米就是石山。
拐子李背上竹篓,出后门就向村后的石山上去。
轻车熟路,经常上屋后的石山采药,拐子李不多时,就把需要的几样外敷药找到。
本来他们家是可以,把这几样药移栽回去屋后园种的。
一来怕移栽回去屋后园种,让人看见了学会到他们家的祖传秘方。
二来种植的中草药,远远没有野生的中草药功效好。
于是拐子李家治疗跌打损伤,无名肿毒,毒蛇咬伤都是即采即用的了。
这时天已麻麻快放黑,怕别人捡乖学得他们家的祖传秘方。
拐子李又把采得的几种原生中草药,捣烂成团了又才背回家。
拐子李有一儿一女,等他采得药回家。之前与他一起去田垌犁田,铲田基的妻子和儿女,也从田垌回来到家里了。
交待妻子煮覃犹德父子和陈有贵的饭,拐子李便背药篓到堂屋上,给陈有贵配外敷内服药。
陈有贵得的是小腿骨粉碎性骨折,在用药外敷时得先给他小腿处上夹板。
所以拐子李在给陈有贵外敷药时,把儿子李祖佑叫了来。
一是让儿子做助手,二是让儿子学习祖传医药。
过去时代不管是医匠木匠,还是别的什么匠。基本上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父传子,子承父业的居多。
喜欢覃仁忠与陈娟淑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覃仁忠与陈娟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