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与蒙古大营的惨烈,樊城之下,却显得平静了许多,刘整的大帐之中,几名将领正在窃窃私语。
此时刘整已经收到了阿术的求援命令,但是否出兵他还在犹豫不定。
一方面是樊城已经快被他攻下,此时撤兵,相当于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二是他心中有怨,之前他在阿术手下的时候,可没少被那些蒙古将领,嘲笑奚落,如今对方遭难,他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品德高尚了。
不过刘整心中,虽然打定了主意,可他也得做做样子。只听他大声喊道:“对于元帅要求的合兵一处,共讨贼逆,诸将可有什么看法。”
刘整话音刚落,一个身着蒙古铠甲的将军便站了起来,他高声喊道:“既然是元帅之令,我军应当速速拔营,与元帅汇合。”
“古力将军不可,如今樊城城破在即,岂可轻易放弃这大好机会。”一位略显瘦弱的将军出言反对道。只是看其神态动作,很明显就是一位汉人。
有了一人反对,其他人也是纷纷跟进。
看到这一幕,古力气的满脸通红,他大声怒斥道:“你们这些宋人,果然个个心怀鬼胎,居然想置元帅的安危于不顾。”
“古力将军言重了。”见场面有点失控,刘整赶忙打着圆场道。
“那刘将军你是何意,难道元帅不救了吗?”古力一脸怒意的盯着刘整,仿佛对方只要敢说半个不字,他就会抽出弯刀砍了对方。
“古力将军放心,元帅刘某一定会去救。只是得想个两全其美之策。”刘整尽力的安抚着对方的情绪,就怕对方头脑一热做出傻事。
“这还有什么好想的,我们与元帅汇合之后,先歼来袭之人,最后再回过头来攻打樊城,不就行了吗?”古力很是不满的说道。
“古力将军可曾听过围魏救赵的故事?”
见古力迷茫的摇起了头,刘整心中暗骂一句莽夫,但他的脸上却是没表现出一点,反而语重心长的说道,那我便为将军讲一下,或许你听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
“刘将军你是说,如果我们现在回援,就可能像故事中的庞涓一样,被对方伏击。”刘整刚说完,古力就迫不及待的问了出来。
“古力将军,果然聪慧,一点就透。”
刘整不停的给戴高帽,让古力也有点飘飘然了。
“那刘将军,我们该怎么做,总不能不理元帅的求援吧。”
古力现在的态度简直与刚刚判若两人,这让帐中其他投降过来的宋将,也是吃惊不已,他们不由得为刘整的智慧,感到赞叹。
“古力将军可还记得,元帅的亲卫,过来传信的时候是怎么说道?”
见古力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不少,刘整决定接着忽悠一下。
古力思考了一会,才继续说道:“元帅的亲兵好像是说,让我们出兵,与他一起合围来偷袭的骑兵。”
“对,古力将军的记忆力果然非同一般,这么多话居然记得丝毫不差。”
刘整这么明显的夸赞,让古力也是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他赶忙说道:“刘大人过奖了,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而已。”
嘴上虽然说着谦虚的话,可古力那上扬的嘴角,却说明这话让他听的很是受用。
刘整是何等聪明之人,一下子就看穿了古力的内心,在又一顿彩虹屁之后,古力彻底飘了。
这时,只听刘整分析道:“元帅说来袭之人是骑兵,考虑到南宋来援的三路大军,已经被我们击溃了两路,只剩下一路水师,那这支骑兵的来源,就不言而喻了。”
“是哪里?”古力急忙问道。
“襄阳。”刘整用手往地图上一指,沉声说道。
“刘将军不对啊!我记得你上次不是在元帅面前说过,襄阳的守军只有五万步兵吗?”古力疑惑的问道。
“因为襄阳的骑兵太少,只有区区数百骑,而且还是各大家族拼凑起来的,所以暗探也没统计,只是将重心放在了守城步兵身上。”刘整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古力也是做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状,紧接着他又说道:“对方只有数百骑,就敢袭击元帅的中军大营,他们是疯了吗?”
刘整缓缓摇头说道:“他们不是疯了,据我估计,他们只是一颗诱饵,只为等我们上钩。”
“这是何意?”古力听的有点云里雾里,很是不解的问道。
“古力将军,我问你,元帅可在传信中,提到他正处于危险之中?”
“这到没有。”古力思考了半天才回答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