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啊,三大爷!”
一大早,王小兵麻溜地爬起来,捣鼓出了早餐。
窝头是昨晚剩下的,在锅里热一热就能下肚。
收拾完,他出门上班,正好瞅见闫埠贵那老爷子在门口擦他那宝贝自行车呢。
王小兵顺口打了个招呼,就撒腿出了大门。
为啥起这么早呢?这里面可有好几个道道。
一是他不太想跟大院里的人瞎唠嗑,嫌麻烦;
二是今天他得着手整理后勤处的所有账目表格,这活儿听着简单,实则是个大挑战,全程都得靠手写,累死人不偿命。
一路上,人影都没见几个。
到了轧钢厂的后勤办公室,王小兵就开启了“勤劳小蜜蜂”模式。
先去打水,把办公室的桌椅擦得锃亮,跟镜子似的都能照人了。
接着在地上洒点水,开始吭哧吭哧地扫地。
完事儿又跑去把两个暖瓶都灌得满满的。
他这么干可不是为了出风头,实在是早上起来闲得慌,没别的乐子可找,打扫卫生就当打发时间了。
擦了擦脸上的汗,同事们陆陆续续都来了。
一进办公室,看着这干净整洁的地面和满当当的暖瓶,心里都对王小兵这个新来的小伙子好感倍增。
“嘿,王小兵,不错啊!来这么早,咋不多睡会儿呢?”
石明智倒了杯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扭头就问王小兵。
“石哥,您可别这么见外,叫我小兵就行。我年轻,早上醒得早,就想着早点来把办公室拾掇干净。”
“行嘞,我们可都承你的情啦。以后有啥不懂的,尽管来找我。后勤的账目存根都在这一排柜子里呢。主任的要求就是,所有账目都得弄得清清楚楚,想找哪份存档,都能立马翻出来。你先把以前的整理好,再一个科室一个科室慢慢来。不着急,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也不差这几天。你忙你的啊!”说完,石明智就自顾自地干起活儿来了。
王小兵虚心听着,点头如捣蒜。翻开以前的账目瞅了瞅,心里大概有了数,就开始动手整理。
把一样的账目都归到一块儿,按照时间顺序排得整整齐齐,还在上面标清楚是啥东西,然后再分类。
这一忙起来,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中午了。
王小兵擦了把汗,直奔食堂。
中午休息了一会儿,又接着干。
可到下班的时候,才完成了不到十分之一。
为啥呢?以前这些账目都乱成一锅粥,这次他打算彻底把它们按时间和类别归置好,虽然费事儿,但以后就轻松多了。
下班之后,王小兵特意磨蹭了会儿,等易中海他们都走了好一会儿,才动身回家。早上他也是早早出门,就为了躲开这些大院里的“热心人”。
一进家门,王小兵就开始琢磨着翻修房子的事儿。
这房子,一到晚上冷风直灌,也不知道下雨天会不会漏水。
趁着现在天气好,得赶紧动手。厢房旁边的耳房原本是厨房,门开在外面,王小兵打算把外面的门封了,改在里面开门,进厢房从客厅直接进厨房,这样就不需要煮饭还得出去再到旁边耳房。
厢房呢,他想隔成三间,用木板隔开,中间那间当客厅兼餐厅,两边各做一间卧室。房间小点,冬天也暖和些。
想法有了,可他不知道该找谁来干这活儿。
思来想去,他觉得闫埠贵应该能帮上忙。
吃完饭,王小兵就瞧见闫埠贵像往常一样,守在大门口,眼睛盯着每一个进进出出的邻居。
“三大爷,找您打听个事儿。”王小兵边说着,边掏出烟,递过去一根。
“啥事啊,你说。”闫埠贵笑眯眯地接过烟,放鼻子底下使劲儿闻了闻,然后夹到了耳朵上。
“三大爷,您是咱院里的领导,又是老师,认识的人肯定多。您认不认识手艺好的修房子师傅啊?您也瞧见了,我这房子太破了,这几天晚上漏风漏得厉害,估计瓦片也得换了。”
“小王啊,你可算找对人了!82号四合院中院有个姓章的师傅,那手艺,在咱这一片儿那是出了名的好,而且价格也公道。你这房子确实该好好拾掇拾掇了,你现在也工作了,往后还得娶媳妇呢,把房子修好,找对象也容易些。”
夕阳的余晖给大院披上一层暖烘烘的薄纱,王小兵笑着又递了根烟给闫埠贵,“谢谢三大爷,您抽烟。”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王小兵眼尖,瞧见邻居提着菜慢悠悠走进大院。
他心里门儿清,三大爷的“生意”上门了——闫埠贵就爱从邻里往来里捞点小好处。
王小兵可不想杵在这儿,挡人财路还招人嫌,于是礼貌道别,转身往自家走去。
一进家门,王小兵把外套随手一挂,就坐到桌前,摊开一张白纸,准备规划房子的改造蓝图。
他一边咬着铅笔,一边在纸上勾勾画画,心里琢磨着:这房子可不能修得太招摇,这年头,太扎眼容易招人嫉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