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楚国军制其实分四种:正军,王卒,私卒,县师,
正军是楚国的国家军事力量,早在楚武王时就建立了三军建制。三军以中军为主要战斗力量,其次为左军、右军,楚王为最高指挥官,出征时各军分别由高级官吏令尹、司马、左尹、右尹等率领,有时候楚王也会亲自率领三军或者一军出征。
王卒是楚王出征时的随身卫队,是楚军的精锐部队,王卒的精锐一般为左右二广,每广有战车15乘。在作战时,通常被编入中军,由王族子弟组成,配备着楚军最优良的武器,是楚军精锐中的精锐。
私卒是太子和贵族的私人武装力量,多以宗族子弟组成,主要为车兵。春秋时期,楚国大贵族和王族子弟在自己的封邑里各自拥有着一支私人军队,他们并不属于楚国的国家编制。私卒只听命于各自所属的贵族,一般以调动贵族参战的方式听从楚王之命出征。
县师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地方部队,主要部署于楚国边境地区,多为楚国向中原扩张所占领的各县,而设置的地方武装力量。县师一般由县公统领,直接听命于楚王。县师的主要任务是防守边境,并配合国家的军事行动,是春秋时期楚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战国时,县师被纳入进楚国的常备军,不复存在。
所以此次围剿秦军主要乃私卒,集结各封地武装,真正的正军不足一万,乃是项燕的中军,此次围剿战,除了骑战损失几千兵马外,其他都未曾损伤。
项燕欲再调六万正军精锐决战,其实打得乃是人多欺负人少战术。
当然,这只能怪吕涛愚蠢,春秋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了,春秋义战讲究的是堂堂正正之战,其中规定: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君子打仗点到为止不伤人性命,不俘虏白头发的老者,不在险关隘口阻敌设伏,敌人阵列未成不击鼓进兵攻击。
可现在是什么时代,这个纨绔之子竟然主动放弃高大城墙出城野战。
果然,使者回来禀报秦军协议内容:一,双方不攻击战场急救医者,急救医者不管敌我皆须全力救治。二,无法突围时皆须无条件投降减少不必要伤亡。三,双方不得杀俘虐俘辱俘,战后双方有权赎回俘虏。四,秦败征南军退出楚国永不犯界,并交割别山城及城内一切财产和工匠。五,楚败则再割让云鱼两城,征南军与熊氏签订之临时协议适用于云鱼两地封主。
对于《临时君子协议》,项燕肯定知道,实话实说,这个协议其实对战败一方是比较友好的,而且吕涛此人虽迂腐,但倒是真的重信。
可秦军要求楚王签约方生效,而且邀请七国使者见证,项燕无奈也只能把协议发往寿春。
既然约定改日再战,楚军收尸队打着白旗过来收尸,因为死亡人数实在太多太密集,楚军派了几千人马忙了一整天,而且按照战场规定,城下兵器战车皆堆积成堆不许私动,这些是秦军战利品。
秦军这边也有伤亡,但相比于楚军却少的多。
秦军伤亡合计五百零三人,阵亡一百三十一人,而且多为仓促上城的民兵,因为民兵无需上城头参战,他们可躲在城墙内防守就行。
可当时战事迫切,城头守军不足,很多民兵主动上城参与防守。
如今大战停歇,所有军功皆已计算好,所有伤亡也已经被抬下城墙。
国之大事,再戎在祀,吕涛郑重换上别山君黑礼服至城下瞻仰英烈,英烈排成一排准备入殓,英烈家属抱着尸骨痛哭不已。
吕涛示意吕湘端着铜盘跟随其后,他先扶起家属,再半跪于地用丝巾细细擦拭英烈脸上血迹,再颤抖着写上英烈姓名,整整百三十一具尸体,吕涛擦到一半热泪盈眶失声痛哭。
都说穿越者喜欢收买人心,可面对这些主动守城赴死的英烈,他的心再硬也悲伤不已,这都是一条条人命,都是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都有父母妻儿,如今,敌人退了,他们却永远走了。
那个时代都有舍身赴死之英雄,不管他曾经是野人还是匿民逃民,也不管他曾是贱民还是奴隶,在存亡危急时刻,华夏民族总有奋不顾身之人慷慨赴死,英雄不应该被埋没与遗忘,英雄就该有英雄的地位和荣耀。
看着一具具尸体放入棺椁,将军下令,在城正中建一英烈大殿供奉为国捐躯之牌位,自此之后,所有为国捐躯之英灵皆入英烈殿,冬月初三为别山国祭日,此后每年上至封君下之臣民皆须入殿祭拜,在别山西侧寻一风景优美之地划为英烈墓地,此墓地非英烈之躯不得入葬。
因为墓地未勘察出来,所有棺椁暂搭灵棚寄存东南城墙之下。
将军离开后,全城百姓得知消息一波波赶至灵堂祭拜,一时间,这百三十一人英雄事迹被百姓口口相传愈发英勇仁义。
城中官吏立刻按照律法抚恤家属安排老弱,工匠营派大匠数人去城正中规划英烈殿位置形制。
城正中点乃一参天古木,建军营初就是在此树干拉绳画圈。
吕涛也亲自去树下看了看,好大一棵松树,足足须五六人合抱笔直树干高耸入云。
当时此地乃原始森林,所有树木为了阳光都尽量高长,如今砍伐掉它的竞争者反而显得突兀。
就在此地建殿,有此巨松在门口守护,也算地位特殊,吕涛指示拆掉方圆百亩内建筑,在此地建三重大殿及英烈公园,大殿规格超越七国任何王庭。
三天后,终于在别山西侧寻到一缓坡,此地背靠别山,面朝大江城池,左右皆潺潺溪流环绕,可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难得的风水宝地。
出殡这天,全城百姓半跪于路两边泪送灵车北上,吕涛作为一军主将也扶灵送至北城门口,他的亲卫副将吕湘带着仪仗队和乐队主持整个隆重葬礼。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喜欢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世家的上下三千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