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连连赞叹。
有些人甚至走上前去,拿起削皮刀试用一番,果然如那姑娘所说,简单易用。
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
“姑娘。”
“这东西叫削皮刀?多少钱一把?”
姑娘忙回答:
“一块钱。”
“只要一块钱。”
虽然如今大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块,但这么一件小工具才一块钱,真的不算贵,现在的工业产品确实不便宜。
旁观者听到这个价格,不禁点头:
“确实不贵。”
“姑娘,我要买一把。”
第一个开口后,旁边马上有人跟着买,很快围过来的不少人就开始掏钱。
这个价格自然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主要就是靠新奇感吸引人。
要是价格再高一些也能卖出去。
但削皮刀这种东西技术含量不高,成本也不高,关键就在于一个创意。
价格再往上抬,
其他厂家的人看见了,
眼红利益,肯定少不了要迅速模仿制造。
很快,桌子上的几十把削皮刀就被抢购一空。
那个地中海风格的男子看到这情形,
搬来了一个更大的箱子。
里面装着几百把削皮刀。
本来,按李建设的意思,这些东西是用来做街头宣传的。
没料到,
他低估了这个时代人们的猎奇心理。
这东西不贵,买一个拿回去,还能在邻居间炫耀一番。
这种想法,
和后来那些人买豪车、奢侈品的心理差不多。
只是现在大家生活条件有限,这种炫耀的成本低,一个新奇的小物件就够了。
到时候回到院子里,
一拿出来就会引来一群人围观。
削皮刀的销量,
比预期的还要好。
这种在街头叫卖的方式,是李建设提出的主意。
一开始,
三位销售员还有些不好意思,
觉得李建设是在瞎折腾。
现在看到眨眼间几十把削皮刀已经卖光了,他们才明白李建设的用意……
如果把这些削皮刀摆在柜台里,
见到的人少,买的人更少,毕竟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东西,也不会有人特意去找。
要想让更多人知道它,得花很长时间。
现在一吆喝,
效果立竿见影。
这时,有几个外地来的采购员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挤进了人群。
这些人都是四处寻找商机的采购员。
他们平日里就在四九城附近活动。
京城作为国家的核心地带,任何新鲜事物都有可能率先在此亮相。
这些人穿梭于各处,寻找适合的商品。
发现目标后,便批量购入试销。
其中一些人隶属于地方在京都设立的办事处,带有半官方性质,同时也在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当他们得知削皮刀的实际用途以及其引发的热销场景时,采购人员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东西几乎每家每户都需要,而且价格不高,若大批量进货确实会有市场前景。
有人立刻拿起削皮刀实际测试,使用完毕后对轧钢厂的女孩说:"我是石城办事处的。
如果我要的数量多一些,能否给点优惠?我想先订购五百个,如果卖得好,我会继续大量进货。
"
桌上箱子中的削皮刀已所剩无几,旁边也有类似想法的人急切起来。
这时,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人也挤上前,抓住娟子的手说道:"别说什么办事处了,这些削皮刀我全包了,一口价,不还价。
"
国营企业如今气势十足。
轧钢厂的销售人员目睹这一幕,都有些不知所措。
但娟子很快反应过来,急忙说道:"大家都想批发吧?别争抢,也别着急,这只是我们厂的一部分存货。
厂里还有很多。
既然要批发,我们可以优惠。
不过这削皮刀的成本不低,是我们厂的一名工人发明的,绝对是全国首个生产的削皮刀,上面印有厂名和标识。
若需大量购买,明天可以直接到厂里提货。
"
听到这话,周围几个采购员颇感意外。
他们常做采购工作,遇到过这种情况,但以往新产品数量有限,只能预订等待。
有些人等不及,看到别的厂家也开始生产同类产品后就转向购买。
没想到红星轧钢厂如此强势,还没开售就备足了库存。
津门百货公司的采购主管听完,稍作思考,挥手说道:"妹子,我订一万把。
我是第一个跟你谈的,若有就给我预留着,如果没有,首批产品归我。
"
旁边的采购员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以往采购物资总有些疑虑,担心买回去的东西是否能畅销。
但这次不同,商品本身是家家户户都能用的铁制品,不会变质,且看到京城销售火爆的场面,心中已有底。
更重要的是,削皮刀便宜,一把只卖一块钱,刚才那位姑娘提到批发还能打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