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小小的豪州除了郭子兴统帅以外,还有四个小统帅,而后又来了两个大统帅。
在当时各地纷纷起义统帅也多的数不胜数,这小小的豪州就来了七个统帅,肯定无法和睦相处呀!
郭子兴和孙德崖就有极深的矛盾。
拿郭子兴来说吧,他是一个大地主,和农民不沾边。
孙德崖也不是农民,是当时的地痞头子,黑社会的老大,他靠收保护费为生。
郭子兴有钱,需要有人保护他的财产。
于是给孙德崖保护费,孙德崖给郭子兴当打手,两个人是这样一种不光彩的关系。
这样两个人,怎么成了农民起义军的头子的,也是出于个人利益。
农民参加起义军,是为了能吃上饭,当时那种情况,想吃饱只能去地主家去抢。
郭子兴当时面临两种情况,元朝军队来剿匪,郭子兴要给元军提供粮食。
红巾军来了,也会上他家里去抢粮食,郭子兴找来孙德崖商量办法。
孙德崖建议,干脆你拿出钱来,招兵买马,自己起义吧,这样问题就都解决了。
郭子兴召集当地的农民,再加上孙德崖黑社会的人马,合起伙来打下了毫州。
这两人没有政治头脑,有点地盘就各自盘算开了。
郭子兴心想:我打造兵器,又出粮食,投资了半天,现在收获了毫州,毫州城就应该我说了算。
孙德崖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一直都是郭子兴的保护人,郭子兴应该听他的。
再说,要不是我孙德崖给你出主意造反,你能有毫州城吗?
说不定家产早被人抢光了。
两人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合到一起,孙德崖同意的事,郭子兴坚决反对,郭子兴拍了板,孙德崖坚决不执行。
即使城外元军压境,两人只关注内斗,好像城外没有敌军一样。
郭子兴和孙德崖二人虽然都是起义军,红巾军头子,但是两个人却有很大的摩擦。
朱重八得知两个人的矛盾之后,便派兵把孙德崖给赶走了。
郭子兴大喜,这个女婿真的不错,还能帮自己解决矛盾。
这个时候郭子兴独占毫州正是招兵买马的时候。
朱重八又说道:“那我回老家帮你招兵买马吧!”
朱重八,这人还真的很有本事,他回家之后一说要做红巾军,立刻有700壮兵跟着朱重八出来。
郭子兴见朱重八一下子带回700壮兵,笑得合不拢嘴。
对朱重八愈发看重,当即提拔他做了镇抚。
可树大招风,郭子兴的几个儿子却心生嫉妒,觉得朱重八风头太盛,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他们便在郭子兴耳边进谗言,说朱重八有谋反之心。
郭子兴本就耳根子软,听了这些话后,开始对朱重八心生猜忌。
他找了个借口,将朱重八的兵权暂时收回。
朱重八心中虽有不满,但也明白郭子兴的顾虑,并未过多争辩。
此时,城外元军攻势愈发猛烈,多次试探攻城,毫州城岌岌可危。
郭子兴的几个儿子带兵迎敌,却接连吃了败仗。
郭子兴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时才想起朱重八的本事。
无奈之下,又把兵权重新交还给了他。
朱重八不计前嫌,迅速整顿军队,制定出一套应对元军的策略,准备与元军展开一场大战。
但是时间一久,郭子兴又希望朱重八,可以带兵打仗。
又忌惮他的能力过于强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朱重八也感觉到他这个老丈人郭子兴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不能成大事。
于是心一横,便想着不如自己单干吧!
于是他把从家里带来的那700壮兵全都留给了郭子兴。
自己只选了24个人,跟着自己出去闯荡。
打算自己单闯出一条路子,朱重八带着这24个人踏上了新征程。
由于朱重八的能力强,后面又陆陆续续的有多人跟着他一起起义,人数不断的扩大到上千人。
这上千人的部队他们一路风餐露宿,来到了定远。
定远有个叫张家堡的地方,驻扎着一支三千人的队伍。
朱重八得知这支队伍粮草短缺,便心生一计。
他带着几人前去游说,称可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粮草,条件是加入自己的队伍。
起初,对方并不相信,但朱重八一番慷慨陈词,还展示了自己的谋略和决心。
可是后来对方才发现自己是3000人的队伍,怎么加入到别人1000人的队伍之中了,于是便要反悔。
但是这3000人都已经铁了心了,要跟这朱重八干了,再反悔也是无用之举。
最终,这支队伍被朱重八说服,加入了他。
之后,他们又收编了豁鼻山的八百壮士。
朱重八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他开始严格训练士兵,制定严明的军纪。
同时,他四处打听周边的局势,寻找合适的发展机会。
在他的带领下,这一群原本不起眼的人,正一步步朝着属于他们的辉煌迈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