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流言蜚语的麻烦尚未解决首尾,如今坐在店中又恶了刘宏,真是人走背字,喝凉水都塞牙。周晨往肚里灌了口酒,哀叹一声,明日说不定又有牢狱之灾啊。望着天上冷清的圆月,心下有些凄凉。
如今洛阳城中,神仙下凡之说甚嚣尘上,想通过刚才一场表演,消除谣传,怕难以达到立竿见影之效果,还得要一段时间发酵才行。自己怕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明日开朝复印,只怕便有官差上门。这洛阳城中,自己能依靠的,便只有卢植。袁绍曹操如今的地位,尚罩不住自己,除非动用他们家族的力量。可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们又如何会为自己,去游说族人。即便为同门情义,游说族人,他们族人见不到利益,又如何肯帮自己。思来想去,还是自己分量不够。若自家产业,是如德仁商社那般的摇钱树,太原王氏怕是要死命保的吧!
明日如何应对,还得想点办法才行。神仙下凡的谣传,也得尽快平息,今夜自己还得做事。抬头往朱雀街那边望去,只见天空都被映得通明,其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不知何时,娄望君立于身边,寻问道:“想什么呢?如此出神。”
她能来,周晨着实意外,内心欢喜。于这夜色朦胧的清辉之下,再瞧她的模样,宛若出尘仙子,白衣胜雪,皎如皓月,洁若莲花。周晨看得入神,却被娄望君啐了一口。
“浮浪子。”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柳下看月,月下看美人。都乃赏心乐事,何来浮浪之说。”
娄望君瞪了他一眼,心中的是欢喜的。白皙的脸上,透出娇羞的红晕,耳垂也跟着有些发烫。背过身,又莞尔笑了。今日出来散心,看了如此精彩的表演,又得人夸赞,心情倒是好很多。
离开留仙楼,这南宁街上,也甚是热闹。车马行人,络绎不绝。有大家闺秀,撩起车帘,观赏这街边盛景。行不多远,便有摊贩,挂起高高的灯笼树,邀过往行人猜灯谜。每个摊位前,都有行人驻足,拿起摊上的商品,各种比划。小孩子拿着小食,欢乐的奔跑,后面跟着高声嘱咐的长辈。娄望君沿着街道,缓缓前行,见着自己喜欢的,便停下比划。看上眼的,问完价又放下,舍不得钱财。周晨跟在身后,赶紧付钱买下。
‘给’,周晨递过一支碧玉簪,正是她刚才看上又舍不得买的。
娄望君眼前一亮,却又口是心非的说道:“买它作甚,奴家瞧不上的。”
“嗯,确实差了些,配不上娘子气质。先拿着,等会再挑个好的。”
娄望君心中一暖,不自觉的弯起嘴角,漏出笑意。难怪世间多少好女子,都被男人的花言巧语给骗了去。
不远处传来邀人解灯谜的吆喝,看着不少人提着灯笼映雪远去,娄望君也有些意动。跟着人潮围过去。
“猜灯迷啦,中者送灯。”
当人潮围上之后,摊主才继续道:“三钱猜一次,中者送灯。”
“所有灯都是三钱?”
“然也。公子可要猜一次?”
这种以灯为彩头的灯谜可不好猜,若一猜就中,摊主如何赚钱?那公子显然是个不在乎钱的,只为热闹。掏出一把钱,随手指了一盏灯。待摊主取下,灯上谜题写着‘来人竟是蓬莱客’。第一题便将那公子难住,那附庸风雅的折扇,将手心都敲红,也未想出答案。看向一旁的随从。
“你们可知道?”
这一发问,摊主便不干了,连忙跳出道:“多一人答,可要多算钱的。”
“本公子差你那点钱么?”
只是看向他的四个随从,却无一不是摇头。摊主倒是高兴了,在一旁报数道:“这便是十五钱了。”
那公子瞪了他一眼,也没计较,只笑骂道:“你这奸商,掉钱眼里了,摇个头也算钱。”
弄得在场围观之客,都哄然大笑,又不禁都往后退一步,再不敢轻易摇头。见着客人们的反应,摊主倒是叫起屈了。
“公子问了他们,他们摇头自然算是作答。先前老汉便已说明,多一人答都是要算钱的。”
一旁围观的周晨在娄望君耳旁低声问道:“娄娘子可知晓谜底?”
娄望君点点头,附在他耳边道:“海外有仙山曰蓬莱,蓬莱之客,自然是仙。来人才成仙,那谜底自然是山字。”
“那咱们猜刚才那个。”
那灯的样式,太过浮夸招摇,娄望君不喜,摇摇头。朝着整颗灯笼树瞧去,要找一个自己称心的灯笼。
还未等适才那位公子猜完,娄望君指着最顶上那盏样式精美,又大又明亮的灯。
“我要猜那个。”
挂在最顶上,样式也最好看。明显是作为镇摊之宝用的,摊主自然不想人拿走。越是好灯,上面的谜题,自然是越难的。见她指着那盏,摊主有些犹豫,但想到上面的谜题,还是接过娄望君的钱,将灯取下。灯上写着谜题,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待这谜题诗念完,周围议论之声渐起。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摇头。背几首常见诗词还可以,对于猜谜,周晨一向不太会。看那写满一面的谜题,周晨就已头晕,只能看向娄望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