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都如他所言,有秋赋做保,此事确实可行。但新来的县长,是何秉性,尚且不知,会不会是个老赖也不知晓,万一借完钱,翻脸不认账,这么大一笔钱,岂不打水漂?何况他来开阳没几天,啥事都没做,屠刀却已染得鲜红,这样的杀才,还是少招惹为妙。总之借钱风险甚高,几位家主眼神交流一阵,无人出头。于是周晨继续开口道:“当前开阳县商税,十五课一,诸位若肯出借,那便是开阳县的有功之臣,县内所有商铺贸易,改为三十课一。”
这下几位家主开始低声耳语,沟通交流。三十课一,那比当前商税低一半,如此外来的商人,若来本地做生意,那他们便全无竞争力。但开阳县贫,整个县城,没几个像样的商铺。亦不是商贸繁华之地,商税减半,虽是个长期经营的优势,但这穷乡僻壤,优势并不明显。何况几大家族,主要产业还是田地,商税对他们而言,最多是个锦上添花。见周晨一时给不出更好的条件,李氏家主开言道:“我等刚才商议了一番,若说每家拿出三五万钱,来为官府排忧解困,我等实在有心无力。若说三家合力,拿出三万钱,倒还能承受。”
总共三万钱?周晨皱眉,摸着下巴。总共三万钱,倒是能缓一个月,但要想持续发展,三万的起步资金,肯定不够,只能再尽力争取。“每家一万钱可不够,没有本钱,如何行商?过段时间,县衙准备组织商队,前往河北贸易,诸位若肯出借,到时优先报名如何?”
组织商队?这倒是一桩大生意。现在兵荒马乱,各州商路不通,若有商队,跨州行商,一旦成功,都是十倍百倍的利润。各位家主都是人精,自然知道其中商机。何况一个家族,想要发家致富,行商乃是必要条件。若能开出一条固定商路来,那是福泽子孙的财富。王氏能在开阳有一席之地,也是从行商开始。而其近年没落,走下坡路,不也是因为商队出不去。困守开阳,坐吃山空,自然江河日下。商队可不是那么好弄的,跋山涉水,千里万里,一路上官征匪劫,都是九死一生拿命搏回来的利。王家也是因为自家商队规模不大,出去被劫几次,损失惨重,而后迅速没落。可见商队行商何其难。不过周晨提议有官府出面组织,自然规模更大,或许能成功。
当周晨提出要组织商队前往河北时,王氏家主王修便眼漏精光,目光炯炯的盯着周晨,似乎想看出其是不是作伪说谎。感受到王修的目光,周晨转过头与其对视,而后开口道:“王员外可是有兴趣参加?”
“县尊真要组织商队前往河北?”
“自然。诸位皆知我乃商户出身,组织商队贸易,岂不正好。何况县衙穷破,难以维持,不组织商队,坐等秋赋,岂是经营之道?”
“为何要前往河北?前往河北,必过青州,而如今青州,黄巾肆虐,盗匪横行,商队要过,难于登天。”
“我大师兄袁绍,如今官居冀州牧,统领冀州,厉兵秣马。我欲经营商队,自然要往有人关照之处。”
众人皆是呼吸一窒,没想到他还有如此关系。这穷乡僻壤的县长,还能与天下闻名的袁绍扯上关系?有这层关系,走走袁绍的门路,何至于在这鸟地方当个破县长?众人心存疑虑,低声耳语。周晨知道他们不信,又开口解释道:“我师从当世大儒蔡邕,袁绍乃我大师兄,如何需要作伪?”
这个尊师重道的年代,无人敢拿师从作伪,既然他敢自报师门,那这层关系必是无疑的。只是商队经营,不是过家家,嘴上说说就可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汉末听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