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莲把揉好的馒头放进锅里,带着吴江去西厢房安顿好。
吴江拿出带给王家的东西,他们乡下没什么好东西的,都是自己在山上摘的,一大包山里采的干蘑菇,核桃红枣,自己家里晒的柿饼。
平时两口子舍不得吃的东西,这次带过来一点没有不舍得的心情。
他们都知道表姨对他们一家的帮助有多重要。
苏巧莲表现的很喜欢:“都是好东西,在城里想要买可不容易,一年也难吃上一回,都是自家人,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让吴江放好东西,她带着人去了百货大楼。
胡惠知本没想让人住在家里的,家里人口多,不是住一天两天的,担心家里人有意见,也担心吴江会拘谨。
但是王慕强他们知道后直接让回家住。
都是亲戚,来城里还到外面住,岂不是让人以为城里人看不上他们。
再说房子不是那么好找的,正式工想申请个床位都得等,更别提只是干几天的临时工了。
只不过住一段时间而已,家里还不至于这么小气,亲戚间哪有那么久讲究。
两人一路到了王旭华的办公室,里面没什么人,只有一个会计算盘拨的飞起。
“王旭华在仓库,你们直接从楼下去后院就行。”
这几天太忙了,他们这些坐办公室的都得下去帮忙。
招待客人的事情不需要他们,但是货物方面搬来搬去了,哪个柜台需要什么货,得及时补充货源。
跟王旭华一起忙活的几人,听说吴江是过来干活的临时工,高兴的不行。
虽然冬天衣服穿的比较多,但是一个人有没有一把子力气,看他走路就知道了。
这不,吴江一到就被招呼去干活了。
王旭华也松了口气,主任跟她关系好,再加上这只是一份临时工的工作,之前王旭阳给他带过好几次东西,也就顺势卖个人情罢了。
原本她还担心要好几天才能过来上班呢,没想到才一天时间就到位了。
“妈,你先回去吧,这几天我们这儿忙得很,晚上下班时间会晚一些,晚上我让怀勇送吴江回去。”
主要是担心吴江第一天上班不熟悉回家的路,走两天就找到了。
苏巧莲也惦记着家里的锅,把一个布袋子递给王旭华:“家里今天蒸馒头包子,给你带了一点,晚上要是下班晚,你热几个跟小江一起吃。
干体力活饿得快,小江可是老四媳妇的侄女婿,你可得多多照顾些。”
“放心吧放心吧,四弟妹的侄女婿就是我的侄女婿,我肯定不会让别人欺负了他去。”
这份工作只要有力气就能干,最是适合吴江这种嘴巴笨,但有一把子力气的人。
胡惠知还不知道吴江已经来了的事情。
她今天刚到办公室,听童玉君说起关于卖孙子的刘菊香的事情。
李队长拉着刘菊香见了那几个人贩子,果不其然其中一个中年女人认出了刘菊香。
因为他们拐了了那么多孩子,少有主动卖孩子的,所以她记得很清楚。
刘菊香被判了二十年,年后送去边疆种树。
“真是太好了,不是自己的孙子就能不好好对待吗?怎么没直接枪毙她呢。”
童玉君说的咬牙切齿,恨不能一枪毙了那老太婆。
“你以为被发配去种树比枪毙好啊?呵呵,去了以后有的她受的。”
一般像这种拐卖孩子的,去了以后有的是能让她受苦受难的方式。
这可比直接枪毙让人痛苦多了。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结果没过几天,被拐的孩子父母,带着孩子上门感谢。
胡惠知打开门一脸懵,赵程山和李长玉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脚边站着赵明礼站在门口。
“你们,这是......”
“胡同志,我们是来感谢你的。
要不是你在医院里听见我儿子在梦中说的话,我们说不定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真相。”
那么点的孩子,如果没有大人的引导,压根不可能说出事情的真相。
不管是巧合还是缘分,胡惠知在听到赵明礼说出的真相之后没有坐视不理,反倒及时告知给了派出所的同事。
派出所的同志也没有选择息事宁人,而是跟家属及时沟通。
知道这件事以后,赵程山和李长玉回去细细问了儿子看到的事情,经过几天的引导沟通,这才知道了儿子一直以来在家里的生活。
李菊香被判以后,他特意去派出所感谢李队长,才从李队长那里得知这件事是胡惠知跟他说的。
这不今天两口子特意带着孩子过来感谢。
胡惠知把几人请进屋里,这时候正是下班点,家里人都在家。
估计赵程山他们也担心胡惠知没下班会扑个空。
原本他是想大张旗鼓的去派出所,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但李队长想都没想,直接替胡惠知拒绝了。
谁也不知道背后有没有没被抓出来的人,万一那些人查到这件事是胡惠知第一个发现起的头,难保不会报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