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强来到大周朝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观察,逐渐理清了当前的环境和形势。他明白,要想在这个陌生的时代生存下去,首先得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虽然他现在只有十五岁,且在这个时代只接受过一个月的蒙学教育,但他的灵魂却是来自21世纪的高级人才,对于书法、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因此,他决定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通过书法或诗词来赚取第一桶金,解决当下的生存问题。
正值中秋佳节之际,京城热闹非凡,长安街上人流如织,各种猜灯谜、对对联的小摊琳琅满目。各大酒楼也推出了各种节日活动,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曲江池酒楼。这天,曲江池掌柜为了吸引顾客,特意推出了三副对联的上联,声称只要有人能对出其中一副的下联,就能免费享受他们中秋特推的中秋盛宴套餐;如果能对出三副下联,更将成为曲江池的特别顾客,以后来酒楼吃饭,饭菜、酒水全免。这个消息一传出,顿时吸引了众多才子佳人前来挑战。
张小强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他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对联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也能借此机会填饱肚子。于是,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破旧衣服,步行前往曲江池。虽然他的衣服看起来有些破旧,但经过他的整理,也显得整洁利落。
张小强年方十五,已是貌若潘安的美男子。却见他身材修长,宛如初春之柳,挺拔而不失柔和。脸型俊朗,轮廓清晰,如同精雕细琢的玉雕,每一道线条都透露着优雅与完美。他的眼睛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深邃、明亮,仿佛能吸引人的灵魂深陷其中。眉毛如新月般弯弯,既显得英气逼人,又不失少年的清秀。鼻子高挺,鼻翼轻轻翕动,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活力。
有诗为证:
少年小强貌堂堂,貌若潘安胜玉郎。
星目含情眉似月,鼻梁高挺气轩昂。
唇红齿白如含玉,肤若凝脂胜雪霜。
举止风流人共仰,貌非凡俗世无双。
张小强之美貌,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令人惊艳。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让人不禁想要一直凝视、欣赏。他的美貌与气质相得益彰,使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仿佛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曲江池位于京城东面,那里是达官显贵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张小强要穿过西面的贫民区才能到达。沿途他见到人来人往、各种吆喝声、嬉笑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到了东市,环境明显提高了一大截,豪华气派,各类达官显贵穿梭于长安街头,或谈笑风生或悠闲自得。
张小强步至曲江池门前,却被守卫横加阻拦:“站住,你是什么人?可有请帖?”张小强连忙拱手道:“两位大哥,小生张小强,不知有请帖,听闻贵酒楼放出三幅对联,只要能对上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所以小生来试试。”尽管张小强衣着整洁,仪容堂堂,但衣衫的破旧仍旧透露出他低微的身份。守卫面露不屑与厌烦,挥手欲逐他离去,道:“没有请帖就不能进去,请你速速离开!别挡到别人的路”。
恰在此时,一位贵公子携仆人款步而至,眼见张小强被驱逐之状,他不屑地冷哼一声,嘲讽道:“真是自不量力,如此寒酸也敢来此凑热闹,岂不怕人笑话?”言罢,他昂首阔步,从张小强身边走过,目光未曾在他身上稍作停留。
守卫见是贵公子,立刻点头哈腰,恭敬地请他入内:“王公子请进!”
张小强目睹此景,心中暗自摇头,正欲转身离去,却被一声清朗之声留住。“这位兄台请留步!”
他回首望去,只见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公子哥,虽面部白皙消瘦,却难掩其眉目间的秀气。此人举止文雅,气质非凡。见张小强面带警惕,他拱手施礼,温言解释:“小生李秀林,见兄台仪表堂堂,气质非凡,举止间流露出儒雅之气,定是饱读诗书之人。今晚此地有中秋诗会,不知兄台是否愿意与小生一同前往?”
张小强正愁无法入内,听闻此言,心中欢喜,连忙拱手回礼道:“多谢兄台相邀,小生恭敬不如从命!”李秀林闻言,眼睛一亮,赞道:“好一句恭敬不如从命!兄台果然才华横溢!”张小强谦虚地摆手,道:“哪里哪里,小生张小强,承蒙李兄抬爱。”
李秀林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块小木牌递给守卫。守卫见状,立即变得恭敬起来,恭请二人入内。张小强在李秀林的引领下,顺利进入了曲江池。
张小强从容地跨步进去只见里面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李秀林转身对张小强说:“张公子,你可以先看看,小生这边有其他事,暂时离开一下。”张小强心里哑然,有些无语,带他进来,自己就这个时候开溜,不过也得感谢人家,毕竟张小强也达到进入酒楼的目的,于是回礼道:“李兄先忙!”李秀林朝一名中年人那边走去,张小强却看向酒楼大堂,只见三幅对联高高挂在大堂正中央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