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目光坚定地看向雪莉,有条不紊地说道:“公司有这方面的打算,可以先着手筹备起来,重金招聘相关的专业人才,至于选址,选一个过得去的地方就行!”
“一期工程总投资为10亿美金,5亿美金在公司成立的第一时间就会到账。
人才和设备方面可以直接延期花旗银行,外星探索公司的前期工作,主要是收集材料;
公司的第一艘火箭,还是选择购买产品弄回来研究,后续的相关手续,已经由花旗银行去负责交涉了,包括发射的审批问题。”
雪莉静静地听着,表面上很平静的但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始终无法将一家互联网公司和奶茶公司的创始人居然会去搞火箭,火箭的研发几乎集合了所有的尖端人才;
材料,空气,动力,机械力学,数学,化学,电子芯片,发动机!
虽然这些事务会加重她的工作,但她总感觉自己应该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至少持续20年的战略投资绝对会弄出一些成果。
造火箭没有长续的现金支持,是弄不出什么火花的。
作为顶尖人才,她清楚的知道知道火箭项目,那是个烧钱如流水的高科技领域,其烧钱速度堪称恐怖。
那种消耗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但眼前的林墨或许可以,因为星月奶茶如今的现金流堪称恐怖。
雪莉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沉稳:“boos,您放心,我会跟花旗银行对接好的!”
林墨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就是要这样,我造火箭是认真的,这场战役我决定打20年,每年的资金支持不会低于5亿美金!”
这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林墨经过深思熟虑后,为自己未来铺就的一条道路。
他深知,自己作为华国人,在国内走这条航天之路会面临诸多困难,一些政策因素对他的影响极大。
所以,他必须先在米国做出一些成绩,只有这样未来的路才会好走。
在米国建立相关的发射基地,一方面算是一种掩饰,为未来可能取得的成果找一个合理的出处;
另一方面,他也计划同时在国内递交相关申请。
国内虽然没有开放民营航天,但他可以先弄出一些成果,这样也能加快相关人员的关注,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的提升,同样也可以加快对进程!
平流层的发射试验先在米国完成,只要能取得成果,国内的相关申请流程或许就能加快。
他有这个现金流,他耗得起!
接下来的几天天,林墨一直留在米国,全身心地协调公司的各项事务。
首要任务便是将“检索引擎”的部分权柄授权给“星宇”——这款正在全力打造的社交软件。
有了这一关键授权的助力,软件的设计开发进程明显加快。
雪莉的工作效率也相当惊人,短短时间内,她已经将后续的宣传工作全部安排妥当。
按照计划,预计在7月10日,第一版星宇即时通讯软件就能上线,届时,它或许将在社交软件领域掀起一阵全新的风暴。
在商业版图的悄然变动中,星辰科技的一系列大动作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再次成功吸引了媒体的敏锐目光。
一家名为“星辰探索”的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其诞生之初便以一种震撼世人的方式登场。
“星辰探索”刚成立,便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公司初始资金高达5亿美金。
如此雄厚的启动资金,已然让业界为之侧目。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公司紧接着便挥舞着巨额资金,大张旗鼓地开启了购买火箭的计划。
这一举措无疑是向世界宣告,他们在航天领域的勃勃野心。
与此同时,公司以令人咋舌的高薪,向全球广发英雄帖,招揽航天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
嗅觉敏锐的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热点,他们如同猎犬般越挖越深。
很快,一个惊人的秘密浮出水面——星月奶茶竟然是星辰探索的大股东。
不仅如此,双方还签订了一份长达20年的持续投资计划,堪称一份“豪赌”。
根据计划,星月奶茶每年对星辰探索的投资不低于2亿美金,这一数字让人为之惊叹,直呼“豪无人性”。
星辰科技也不甘示弱,同样宣布每年会向星辰探索投入2亿美金。
简单一算,星辰探索每年光是来自这两大金主的资金注入,就高达4亿美金。
如此巨额的资金支持,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无疑为星辰探索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
这个炸裂消息如同一场风暴,瞬间在米国商业圈、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各大媒体纷纷以头版头条报道此事,民众们茶余饭后也都在热议星辰探索的未来走向。
有人惊叹于星辰科技和星月奶茶的雄厚财力与大胆布局,有人则对星辰探索即将在航天领域掀起的变革充满期待,整个米国仿佛都沉浸在这场由星辰探索引发的热潮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