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回 太极生光融三教 奉天殿顶现真如
定场诗:太极分光贯九霄,三教同辉映紫绡。青蜈展翼连八卦,宝相凝光合六爻。儒笔书成护世卷,佛莲托起渡人桥。从来万法归心处,不向仙魔问低高。
话说紫禁城砖纹之役后,恰逢春分时节,奉天殿顶的太极云气突然化作三色:乾位青蜈纹泛截教玄青,坤位莲花纹显佛教金红,震位八卦纹透阐教明黄,三色光流在 “护世” 匾额上凝成 “三教合流” 图。道衍和尚忽见自己扫帚柄上的青蜈纹、郑和海图里的儒家水纹、蒯祥砖刻中的法家绳墨,竟在光影中首尾相接。
第一折 三光聚顶:殿角法相显真宗
“妙哉!” 道衍指着藻井,见多宝如来的舍利碎光、元始天尊的八卦玉碟、通天教主的青蜈鳞甲,正绕着太极眼缓缓旋转,“当年封神大战,三教各立门户;如今护世功成,反在人间帝王殿里合了真如。” 话音未落,殿外忽起异香,灵鹫山、玉虚宫、碧游宫的虚影竟在天际重叠,共向奉天殿投下法印。
郑和展开《永乐大典?三教部》,见书页自动翻至 “护世同源” 篇:“孔夫子‘己所不欲’,老子‘清静无为’,释迦‘众生平等’,原是同扫心尘。” 他话音方落,奉天殿基座的青蜈纹忽然长出莲花瓣,八卦砖缝里钻出儒家兰草,连檐角的法家铜铃,也在风中立成 “卍” 字纹。
第二折 魔扰法流:修罗煽惑三教争
却道修罗族大君 “裂教魔尊” 早窥得玄机,趁三光初聚,祭起 “分魂幡”—— 此幡能放大众生执念,曾在封神时挑动阐截之争。但见奉天殿内,道衍忽觉扫帚重如千钧,郑和手中典籍燃起无明业火,蒯祥的凿子竟在砖面刻下 “非我教不护世” 的邪纹。
“不好!是‘执迷魔雾’!” 道衍强运定力,扫出《心经》“诸法空相” 四字,却见魔雾中浮现截教弟子痛斥阐教、佛教罗汉诋骂道教的幻象。更危急在民间,百姓持帚扫街时,竟因 “护世该用何教之法” 争执起来,扫帚上的护世纹明灭不定。
第三折 真如现形:万法归心破执障
永乐帝忽觉御座下传来震动,低头见砖纹中千万匠人影像正被魔雾撕裂。他猛然想起道衍曾说 “护世无界”,竟将护世旗往太极眼一插,旗面同时显化三教圣物:截教扫帚、阐教杏黄旗、佛教八宝,却又在旗角绣着百姓扫尘、匠人刻砖、书生着书的凡俗图景。
“三教之争,争在云端;护世之行,行在人间!” 朱棣大喝,旗光所及,道衍扫帚上的青蜈纹褪去凶煞,化作温和鳞光;郑和典籍中的 “护世部” 自动补全三教精要,不再分门别类;蒯祥的凿子更是在砖面刻下 “万法归心”,将青蜈、莲花、八卦纹熔为一体。
最妙在藻井,舍利、玉碟、鳞甲突然化作光点,聚成 “真如法相”—— 非佛非道非儒,却又含扫帚、经卷、耕犁之象。法相开口,声如万钟齐鸣:“当年封神分教,西游渡人,皆为破执;今日护世融流,不在教别,在人心能扫尽‘分别’之尘。”
第四折 万帚归一:三教同辉护世纲
魔尊见法相现世,急催 “灭世十八幡”,幡面却映出三教弟子互相攻讦的旧景。道衍冷笑,以扫帚勾连郑和的儒家礼炮、蒯祥的法家针刀:“截教重术,阐教重理,佛教重空,如今合了人间‘实干’,看你如何破!” 但见礼炮轰出 “忠孝”,针刀刻下 “明法”,扫帚扫动 “空无”,三色光流在幡面写成 “护世一体”。
宫外百姓忽见奉天殿顶真如显形,纷纷放下争执,持帚朝殿宇遥拜:和尚扫寺时念着 “清静”,道士扫观时想着 “自然”,儒生扫庭时记着 “礼义”,却都在扫帚起落间,让护世纹光连成一片。这千万道帚光升入殿内,竟在太极图中聚成 “人” 字,比任何仙神法相都要高大。
尾折 三教归心:人间自此无分野
魔尊被万帚光流震碎幡旗,临死前嘶吼:“你们毁了三教根基!” 真如法相却道:“根基未毁,只是归了本源 —— 截教的‘术’、阐教的‘道’、佛教的‘空’,本就该在人间护世中合流。你看这奉天殿的砖,刻着匠人真名,绘着三教纹章,承着百姓脚步,便是最好的证道处。”
经此一役,奉天殿顶的太极云气永远留着三色光痕,青蜈、莲花、八卦纹在砖缝间自然流转,再无分界。道衍将三教典籍熔为《护世合经》,首篇便写:“护世无教,教在护世;扫心无别,别在不扫。” 郑和则在宝船绘制新帆,将三教圣物与凡人百工图合一,号 “万流归心帆”。
孙悟空驾筋斗云掠过,见真如法相竟与自己扫魔时的法身有七分相似,大笑道:“原来俺老孙扫了一路,扫的就是这三教归心的热闹!” 申公豹在归墟捧着新刻的《扫帚经》,望着 “三教同帚” 的插图,终于释然:“当年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争得头破血流,哪想到破局之法,竟在人间帝王的殿角砖纹里。”
正是:
太极分光映九霄,三教合流护世谣。
真如非相亦非教,一片凡心胜海潮。
喜欢黑衣沙门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黑衣沙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