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赵达起床后做了几个伸展动作,就到了办公室。小林来得比较早,因为他是乡长的办事员,早点来也是为了给乡长办公室打扫卫生。
赵达这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连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没有,自己应该从平县就提前下车,骑着爸爸的80摩托车过来,反正扔在家里也没人骑,自己有一辆摩托车,至少会比走路去下乡要强很多。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望着空荡荡的乡府大院里,车棚下面有几辆破旧的自行车,今天骑行十来里路是没有问题,但是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于是再次上楼找小林,问他有没有闲置的交通工具给自己用?
小林想了会儿说:乡里一共就两辆车,书记和乡长的车不定时要使用,所以这两辆车肯定不能用,但是还有一辆吉普车,是很早的时候一个乡长使用过车,但是也已经很长时间不用了,物资管理所已经把那辆车定为报废车,一直都在后墙角放着,这么长时间不用,可能也已经放坏了,你要是想出去走走,只能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了。
赵达说:为什么不把车修好呢?
小林说:当然是没钱啊,就算是现在把车修好了也得自己先垫钱,因为财务没钱给一辆报废的车报维修的账,而且就算垫了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报销,所以这辆车一直没人愿意修。
赵达说:从这儿到最远的村有五公里,骑自行车太慢了,有辆摩托车骑也行啊?
小林说:另一个副乡长因为离家近,平时都会骑摩托车来上班,但恐怕也不会借给你,因为他也可能随时有事要下乡去走走。
赵达看他那得意的样就知道,他肯定等着自己开口借他的摩托车下乡,这样就会让自己欠了他的人情,自己倒是不怕欠他人情,因为就算是自己不还他人情,他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但是就算是自己开口跟他借,借与不借的主动权仍然在他手里。万一这个人就是耍硬骨头不借呢?难道还要强人所难?而且总借车下乡也不是个长久之计,还得自己有车才能出入方便。于是笑着说:既然这样就算了,你帮我去把乡府街上修车的师傅叫来,修车的费用我可以自己出,但之后这辆车只能我开,这点你得记住!
小林兴奋地应了一声,骑着摩托车一溜烟就出去了。半小时左右,一辆吉普车停在了院里,下来一个中年男子走到汽车旁,拉开车门,抬起前盖绕车看了一圈,对站在旁边的赵达说:这车要修好就得换四配套、火花塞、刹车总泵、分泵,化油器,而且这车的转向球头等等也得重新检查修理,非常麻烦,所以也不是一天两天能修好的!
赵达说:你说换四配套,火花塞我可以理解,但是你说刹车配套的东西为什么要换?你过来看一眼就知道了?你修车的技术就真的有未修先知那么厉害?化油器只要清洗干净就能继续用,如果这点本事也没有,那你才是真的不会修车呢!这样吧,把车拖到你那儿好好修,哪坏修哪,没坏的地方就好好保养保养,钱我不会亏待你,但是车必须得收拾好!我这几天有事,先开你的车去办,你什么时候修好了,咱们再换过来开,行不行?
师傅低头想了下说:也行,就把车拖到我那儿吧。不过咱得说好,车我肯定会认真修,修好了以后可不能欠账!
赵达瞅了一眼正在旁边偷笑的小林就知道,看来乡府在外面欠账已经被人尽皆知了,这个人今天在背后肯定对修车师傅说了什么,所以这人在自己心里的形象立马一落千丈。赵达拍拍师傅的肩膀说:我不是不懂车,而是实在是没时间,我的要求只要你把车修好了,我只想要一辆好开的车,钱不是问题,但你要是想在修车项目里捣鬼,你也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吧?
师傅说:我明白,您放心,如果最后您不满意,就把我的车送给您开。
赵达点点头,让他把拖车绳挂到乡里的车上,然后自己坐到后面车上被慢慢拖到修理部。
赵达开车下乡,行驶在三米多宽、坑洼洼的乡村小路上,四公里多的路走了二十分钟,才到了距离最近的闫家庄,发现村里的路更难走,路两边都是村民堆积起来的玉米秸秆、草垛和搭建得乱七八糟的小房子,中间的路就更窄了,两辆车错车行驶都困难。只好把车停在路上,找人打听村长家在哪,然后拉着村长闫旭辉去其他几个村转了转,最后把几个村长都聚到吴家湾吴玉华家里。
五间房子是灰色墙砖建成,这样的房子建成的都比较早,就是主要由土积盖的那种低矮的土坯房,只在房子主体的四个角和门窗边上用青砖盖起来,其他地方都是用土积填充。也有从外面看起来全是青砖的,其实就外面一层青砖,里面还是用一层土积,这样盖房子节约了成本,但是墙体也有六十厘米厚,这样房子里面的空间虽然小了许多,但是却可以保持冬暖夏凉。
门窗刷着一层绿漆,屋顶的麦秸草也因为时间的积累变成黑色,两根黑色烟囱东西相对,院子里停着一辆十二马力的小型机动三轮车,房门前西侧有架黄灰色的压水井,偏房里摆满各种农机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