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队伍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终于迎来了总部下达的向康区进军的命令。这道命令如同战鼓一般,在每一个战士的心中敲响,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战士们都清楚地知道,前方的道路将会充满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为了心中那崇高的理想,他们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充满未知的征程。
而这次行军,对于前线部队来说,尤其是红五军和红32军来说已经是第三次翻越大雪山——海拔高达 4000 多米的夹金山了。四方面军的战士也是二翻夹金山。民间老人常常唱道:“夹金山,夹金山,高耸入云端,鸟儿飞不过,神仙也难攀。”眼见这高高的雪山,何光顺极不理解地反问禾化亦,还有雄国民和马少奎:“为啥又要翻雪山?”雄国民摇摇头:“上级的命令,我们只服从。”马少奎接着道:“只有翻过这大雪山,才进得了康区,你们没听说这个康区全部是三千多米的高原地区,地广人稀,还是藏族羌族彝族回族等等少数民族杂居地。国民党政府要把康区专门设立一个西康省,打算让刘文辉当省长,就是那个被他侄子刘湘打败了,赶出成都的叔叔。在几大四川军阀中他算实力最弱的,占的地盘虽大却贫穷落后。”
禾化亦也接话道:“再贫穷它也是一个省,当官的不会穷,只会穷老百姓。就是我们红军几万人进入康区,能不能吃上饱饭,也还不晓得。但是上级命令我们翻雪山,怕也是没有其它路可走,不得不翻啊!再说总司令和总参谋长他们也是第三次要翻这座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你我小兵蛋子些,还有啥说的,还不赶快走,翻山去。”
尽管早早就作了准备,能够御寒的皮毛棉絮棕叶等等,能裹在身上的尽量裹在身上,每个战士还拿着好不容易找来的干辣椒,在雪花飘零寒气刺骨时放进嘴里咀嚼,以提升御寒能力。当战士们远远地眺望这座巍峨的雪山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来到山脚下,但见夹金山高耸入云,山顶被云雾所笼罩,根本望不到尽头,眼前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宛如一个冰雪的世界。山上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仿佛在向红军战士们炫耀着它的威严与冷酷。
在白雪皑皑的山路上,后勤兵站和政府机构的人员们紧紧跟随在前线部队的身后。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为前线提供物资支持。党明光,一个身材瘦小但意志坚定的后勤兵,正牵着一匹骡马,艰难地在雪山上攀爬。骡马背上驮着一箱箱贵重的物资,这些物资对于整个红军队伍来说至关重要。明光的脸上写满了疲惫,长时间的行走和负重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然而,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他深知自己的任务重大,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山路崎岖,积雪深厚,骡马的蹄子不时打滑。明光小心翼翼地牵着骡马,生怕出现任何差错。他知道,一旦骡马摔倒,不仅会损失宝贵的物资,还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尽管明光如此小心,意外还是发生了。当他牵着骡马刚刚爬上一个陡峭的台阶时,骡马突然失前蹄,身体猛地一歪,甩下了一个箱子。箱子沿着陡峭的山坡迅速滚了下去,速度越来越快。明光见状,心中一惊,他来不及多想,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抓箱子。由于惯性太大,他不仅没有抓住箱子,自己反而也因为用力过猛而失脚掉了下去。
他的身体在雪坡上翻滚着,速度越来越快,耳边只听到呼呼的风声和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恐惧和绝望充斥着他的内心,他不知道自己会滚到哪里,也不知道是否能够幸存下来。就在这时,许指导员恰好看到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他的心跳瞬间加速,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他迅速叫上三名身强力壮的战士,抓起绳索和拐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条迂回的下山路线,去营救被困在半山腰的明光。
雪山上的道路异常崎岖,积雪深厚,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艰难前行,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棉花上,稍不留意就可能滑倒。雪水不断渗进鞋子里,冰冷刺骨,让他们的双脚逐渐失去了知觉。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救回明光!
在这艰苦的跋涉中,他们不仅要与恶劣的寒风作斗争,还要时刻警惕可能发生的雪崩和其他危险。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他们终于在山坡下发现了掉落在雪堆中的明光。此时的党明光,满身都是雪泥,脸上也有多处擦伤,十分狼狈。幸运的是,他还没有什么大问题,急促的呼吸中能够清楚地说明自己的状况,这让许指导员和大家松了一口气。
许指导员等人迅速将绳索系在一棵粗壮的雪树上,确保其牢固可靠。然后顺着绳索小心翼翼地滑到明光身边。在确认明光的身体状况后,他们将明光轻轻地扶起,尽量避免对他造成二次伤害。小心翼翼地将明光固定在绳索上,确保他的安全。一切准备就绪后,许指导员指挥大家开始用力拉动绳索,将明光慢慢地向上拉去。大家齐心协力,喊着整齐的口号,一步一步地往上拉。每拉动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每个人的身上都开始发热,要在其它地方早就汗流夹背了,但在这冰天雪地里,只有急促的喘气声,表明大家拼尽了全力。终于,明光被成功地救上了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