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云笙激动地站起来,“爹,你看。都没人教他都会喊爹了。”
老爷子板着脸,满脸嫌弃的应和一声。“行了,开饭吧!用完膳去我书房议事。”
瞬间膳堂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碗碟碰撞的声音。
饭后,众人跟着老爷子到书房。
老爷子慈爱地看着她,“小四啊,祖父明日起便教你读书识字可好?”
礼槿澜乖巧地点点头。
“好好,我礼家真是得上天眷顾,子孙昌盛。小四明日可来我书房,祖父亲自教你。”
她今日开口已经预测到老爷子会给她提前启蒙了,正中她计划。
在这陌生的朝代她不认识现在的字,也不了解如今的文化,必须要重头学习,她要在五年内将这个时代了解全面。
老爷子招呼下人将年少的公子带下去安置。
她对着众人行礼后被陈嬷嬷抱着离开。
厅内只剩下朝中有官职的几人。
礼云笙:“父亲,小四启蒙是否太早了?老大都是三岁才开始启蒙。”
“哼,你要是当初一岁能言,我也会如此早给你启蒙。"
"你们都能吗?一个个的!“
"还有件事,老四五岁会被玄风大师收为徒,外出求学。"
"老夫已经派人打探此人,是蜀云山中的高深道士,还算可靠。"
“我已经答应大师,所以老四五岁后便要离家,早些启蒙更好。”
众人惊异。
礼槿玉:“祖父,你要将老四送出去?这是为何?”
礼槿知眉心微皱,盯着祖父的神色陷入沉思。
礼云笙直接站起身,似座小山般立在众人面前,“我才不管什么道士不道士的,反正不能把老四送走。”
将家中最小的孩子送走这件事,众人都一脸茫然不解。
老爷子沉着脸,毋庸置疑的开口,“此事已经决定,无需再议。"
众人盯着老爷子神色,都不敢再提及半句,只得安静下来。
老爷子审视一圈后满意的点头,再次开口,"如今潮州海寇已经退至海外,想必会安稳两年。"
说完叹息一声,看向下方的子孙,想起那个道士看他的神情,隐隐让他心中生出一丝忧虑。
只要还有战事,国公府便会屹立不倒,这些儿郎都是国公府支柱,但若是天下太平,这国公府满门的荣耀便是催命符。
。。。。
老爷子与众人商议后,夜深才离开书房。
翌日寅时。
礼槿澜强行睁开眼,撩开床幔望向窗外漆黑的夜幕,“灵雀,几时了?”
陈嬷嬷躺在软榻上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瞥见一只小手撩着帘子,“四公子醒了?可是饿了要唤乳母?”
按照府内规定是乳母随侍在侧,方便小公子夜间饿了好喂养。
但小公子是个特殊,只有陈嬷嬷夜间歇在软榻上方便伺候传唤下人。
“陈嬷嬷,以后给我换成牛乳,或者羊乳,其他膳食照旧。以后卯时前叫醒我,用完早膳送我去祖父那里。”
她要争分夺秒不浪费时间,反正古代晚上睡得早,按照现代的时间,她晚上六七点睡,早上六七点起床毫不影响。
虽然身体年幼,但她脑子在!
她越想越觉得应该文武双全才对得起这新账号。
灵雀听到一声奶音,立即翻身起来收拾好自己,顺带推了推锦雉,“小心陈嬷嬷罚你。”
锦雉揉了揉脸颊,嘟囔道,“知道了,我们公子真可怜,哪像寻常人家的公子。世子妃从没有管过我们公子——”
“住嘴,你不想活了。”灵雀急忙喝止住锦雉。
待两人收拾妥帖,端着热水进到里间,“公子,此时寅时末了,小的刚刚听到打更人刚走。”
礼槿澜待陈嬷嬷给她整理好衣襟,吃完早膳走出院子。
梨树下,槐云已经在开始练剑。
听见正房开门的声音,他收起长剑。“公子怎的起如此早?小公子可以多休息一会儿,国公爷吩咐你可以晚些去书房。”
礼槿澜:“不必了,以后就槐叔和灵雀随我去祖父院中吧。”
槐云恭敬的领命,“四公子,可要我抱着你?从落英阁到守正院,按您的脚程估计要到辰时了。”
她并未矫情,就她现今院子的布局而言,国公府的院落布局着实宽阔。
听下人背后嚼舌根,据说此府是曾经的燕王府,后赐给了祖父。
她如今这软趴趴的腿走去肯定耽误时间,所以利索的窝在槐云怀中向着守正院而去。
礼成耀听下人汇报那个小丫头已经起床,在来他院子的路上。“这老六果真非同寻常,小小年纪如此心性。"
对着身后暗卫挥挥手道,"我先去书房了。"
暗卫恭敬的隐退在暗处。
书房中,老爷子看见她来,眼中满是慈爱。“小四可以多睡一会儿,你现在还太小,不必太认真,祖父不会怪你。"
礼槿澜端坐在特制的椅子上,故作小大人般开口。“晚间睡的早,已经睡好的,谢谢祖父关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