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流水,不舍昼夜。
一转眼,到了一九五四年春天。
春风掠过田野,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泛起一层层碧绿的波浪。
村口的老槐树下,农会主席周云义用力敲响了挂在树干上的铁犁片。
“铛——铛——铛——”
沉闷的金属声在村子里回荡,人们陆续从田里、院子里走出来,三三两两地聚拢到村里召开大会的那棵大榕树下。
刘玉梅牵着二女儿周素兰的手,站在人群边缘。
她怀里抱着三岁多的小儿子周卫国,身后还跟着大女儿周素英。
刘玉梅的脸色不错,心情也不错。
农会主席周云义说话算话,秋收春种,还是一如既往地带着兄弟子侄来帮忙!
现在,更是有了周云谱和刘玉琴不遗余力的帮助,家里的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
今天,云义大哥又召集大家开会,不知道是什么事呢?
听说,隔壁村子成立了自助合作生产组,但愿我们村不要搞那个什么互助小组才好!
否则,自己家全是妇女儿童,谁家会来和自己合作啊?
正当刘玉梅在那里胡乱猜测的时候,周云义站在一块磨盘上,手里攥着乡里刚发下来的文件,清了清嗓子高声道:
“乡亲们!上级下了新政策,要咱们搞‘互助合作生产’!简单来说,就是几户人家搭伙干活,互相帮衬,提高产量,走社会主义道路!”
人群里顿时嗡嗡议论起来。
“搭伙?那有的人家劳力多,有的人家劳力少,怎么算?”有人小声嘀咕。
“就是!我家三个壮劳力,要是跟没劳力的搭伙,岂不是白吃亏?”
刘玉梅听着周围的议论,心里一阵发紧。她家现在只有年迈残废的婆婆、三个年幼的子女,再加上她一个女人,哪家愿意和她们互助?
乡武装部长肖明刚站在一旁,见村民们犹豫,便上前一步,严肃道:
“乡亲们,这是国家政策,必须落实!咱们要积极响应,共同发展生产,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
周云义点点头,挥手道:“好了,大家自由结合,五户一组,结合好了过来登记!”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左邻右舍关系好的人家,或者土地紧挨在一起的人家,迅速凑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商量着。
刘玉梅站在原地没动,目光扫过人群,希望能有人主动来找她。可邻居张大娘朝她这边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转身跟别人组队去了。
她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果然……没人愿意和我们搭伙。”
她咬了咬嘴唇,眼眶微微发热。自从丈夫周云峰参军后,家里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婆婆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两个女儿又太小,她一个弱女子,能干多少呢?
这么些年,要不是周云义大哥帮衬,她家的日子,根本活不下去!
“要是云峰还在,以他种庄稼的技术……”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就狠狠掐了自己一把。不能想,想了只会更难受。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嫂子!咱们两家一组!”
刘玉梅抬头,看到周云谱大步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他的新婚妻子刘玉琴——她的亲妹妹。
“云谱……”
刘玉梅眼眶一热,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俩本来一直在帮我,成不成立互助小组,倒是无所谓,可是,云义大哥说了,一个组,必须五家人呢!这明显吃亏的事情,另外三家,又到哪里去找?”
周云谱咧嘴一笑,故意提高嗓门:“嫂子,咱们不找别人,就我们两家一组,我和玉琴,再加上你,肯定把我们两家的地种好!”
刘玉梅却迟疑了,她说道:“云谱,以前,你们俩来帮我还可以,成立互助小组,你大哥大嫂,你父亲母亲,都要来我家帮忙,他们难免有意见啊!”
周云谱道:“能有什么意见?大不了我每天多干一会儿嘛!”
周云谱的大哥周云德脸色一沉,快步走过来,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压低声音道:
“云谱!你胡闹什么?以前,你和刘玉琴,撂下我们家里的活路,去帮刘玉梅家,我都不和你计较了,现在,居然还想拉着父母,还有我和你嫂子,都去帮她家啊?”
周云谱眉头一皱,甩开大哥的手:“大哥,云峰哥是为国家牺牲的!他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再说,我这条命都是云峰哥救的,玉梅嫂子还是玉琴的亲姐,是我们的亲戚,我们不帮她,谁帮?”
“可你现在成了家,得为自己考虑!”周云德急了。
“我考虑得很清楚!”周云谱语气坚决,“云峰哥不在了,我不能让他家里人饿着!”
刘玉琴也走过来,轻轻握住姐姐的手,柔声道:“姐,有我们在,你别担心。”
刘玉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了下来。
就在这时,农会主席周云义和妇女主任周红梅走了过来。
周云义拍了拍周云谱的肩膀,高声道:“算上我家!云峰是英雄,他的家人,咱们村不能不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