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麦子连耗子都养不活!"他狠狠啐了一口,怀里揣着的瑞士手表硌得胸口生疼。
周云谱把表掏出来,看了看时间,六点四十五分。
已经快到晚上了,有的人家已经升起了炊烟。
夕阳下,这块手表散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漂亮极了。
那是他在朝鲜战场上,随特战队行动时缴获的战利品,那次由于缴获的物品很多,师长给每个队员都奖励了一块手表。
师长亲手把手表别在他腕上时说过:"这可是能换三头牛的宝贝!"
如今,这宝贝,还能换到五十斤糙米吗?
周云谱大步向元坝子走去。
听说,元坝子背后的山沟里,有个黑市,晚上,能换到粮食。
刘玉梅家。
灶房里,三个孩子正在忙碌。
十二岁的周素英踮着脚往锅里添水,十岁的周小兰和七岁多的周卫国蹲在灶膛前,三双眼睛直勾勾盯着水面浮起的野菜根。
"姐,米呢?"周素兰吸溜着鼻涕。
周素英咬紧嘴唇。米缸里最后一把糙米,昨天熬了粥给高烧的奶奶喝。
她白了妹妹一眼,说道:“我们家没米了,今晚,咱们喝肉汤!”
说完,她从腰间拿出一个布包,里面用树叶包着一块肉。
这是一只老鼠的肉。
白天,周素英在山坡上挖野菜时,发现了一个老鼠洞。
她用镰刀不停地挖那个洞,终于把一只老鼠赶了出来。
周素英眼疾手快,一镰刀就把那只仓惶逃窜的老鼠拍死了。
她把老鼠剥皮,斩去头尾,就得到了这样一小块肉。
周素兰不认识这是什么肉,反正这两年,她的姐姐时不时就会拿一些稀奇古怪的肉回家,煮熟给她们吃,她早就习以为常了。
锅里有了一点肉,汤特别好喝,连那些野菜,似乎都鲜美了不少,周素兰、周卫国都把肚子吃圆了。
刘玉梅当然知道那是什么肉!
也真难为了素英这个小妮子!
周素英因为年纪太小,合作社不让她出工,她便带着周卫国满山遍野找野菜。
春天来了,蒲公英,鱼腥草,田间地头,到处都是。
这些能吃的野菜,周素英每天都能挖回来一小筐,这几乎成了她家的主食。
更可贵的是,这个小妮子还能想方设法弄回来一些肉食,青蛙,蛇,老鼠,被她剥皮剔骨,斩去头尾,和野菜一煮,能让三个小家伙吃个肚子圆。
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要能把三个孩子带大,管他什么肉,吃了再说!
不过,得叮嘱一下周素英,无论什么东西,必须煮熟了才能给弟弟妹妹吃,可不能像上次那样,把弟弟妹妹吃出个好歹来!
把婆婆和三个孩子安顿到床上睡觉,刘玉梅坐在床边,开始纳鞋底。
三个孩子的鞋子,都需要她用手工做,这个工作量不小,白天要出工挣工分,她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赶工!
突然,院门口传来周云谱刻意压低的声音:
"玉梅嫂子!玉梅嫂子!"
刘玉梅来到院门口,打开门一看,见周云谱正往门槛缝里塞布袋。
见她出来,周云谱把口袋递给她,说道:“玉梅嫂子,这里有点糙米,你熬点粥,给孩子们喝!”
月光下,他左手缠着渗血的布条,裤脚沾满夜露和苍耳。
"这米..."
"山上打的野味换的。"周云谱不敢看她的眼睛。
其实,这是他在元坝子外面的那个黑市上蹲了两夜,才用那块心爱的手表,和粮食贩子换的!
能换两头牛的手表,居然才换到四十斤糙米。
看着粮贩子把那块珍贵的手表,放进他装着若干银元的木头盒子里,周云谱心都在滴血。
可转念一想,唉!亏就亏吧!灾荒年景,粮食比啥都金贵,能把孩子们养活,比什么都重要!
刘玉梅一眼就看穿了周云谱的谎言。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了,多好的一块手表,外国货呢!换了多少粮食?可不能全给了我们,还有玉琴和援朝呢,别让她们母子饿着!”
周云谱道:“换了不少呢,我怎么能让他们娘俩饿着呢?再说,我家去年分到的粮食多,现在还有余粮呢!”
刘玉梅感激地看了一眼周云谱,没有再说话,提着米,回去了。
周云谱说,他不会饿着玉琴和援朝,这话她信。以云谱的为人,宁愿自己挨饿,也不会让他的老婆孩子挨饿!
可是,他说他家里还有余粮,那就是鬼话了!
这两年,整个刘家沟村,怕是只有周云强家里还有点余粮吧?
周云强那家伙,干活偷奸耍滑,可工分却没少挣。他家里,夫妻二人,两个整劳动力挣工分,全家就两口人吃饭,粮食多得根本吃不完!
唉,家里已经断粮,地里的庄稼长势那么差,今年肯定也打不下多少粮食!
以自己家那点可怜的工分,又能分到多少呢?
即使有云谱的接济,怕是也很难把这一家老小养活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