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确定关系
看着那娇羞万分、满脸通红的李师师,赵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坏笑。
这一笑不要紧,可把李师师气得够呛,她娇嗔地挥舞着粉拳,雨点般地落在赵德身上。然而,她那看似凌厉的攻势对于身强力壮的赵德来说,简直如同挠痒痒一般,反倒让他笑得更欢了。
“师师啊,你今年芳龄几何呀?”赵德故意逗弄着怀中的佳人。
只见李师师轻咬下唇,羞涩地答道:“奴家今年 21 岁啦,生于繁华的开封城......”说到这里,她不禁眼眶微红,声音也略微有些哽咽起来。
原来,李师师自幼命运多舛。她家境并不宽裕,父母靠着做点小本生意勉强度日。而在她降临人世之时,母亲却因难产不幸离世,留下父女俩相依为命。
可好景不长,后来父亲又因一次醉酒闹事而锒铛入狱,最终竟惨死狱中。从此,孤苦无依的李师师只能流落街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也许是上天眷顾这个可怜的女子,某天,一位心地善良的妈妈桑偶然间看到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李师师。见她生得眉清目秀、楚楚动人,妈妈桑心生怜悯,便将其带回了青楼,并对她悉心栽培、呵护有加。
时光荏苒,李师师凭借自身的聪颖伶俐以及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众多风尘女子中脱颖而出,渐渐地在这青楼楚馆中有了一定的名气。
再加上她出众的才艺,很快便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前来捧场。久而久之,李师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花魁,一时间风头无两,引得无数人为之倾心。
就连当时赫赫有名的词人周邦彦和秦观,都曾为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写下赞美的诗篇。而李师师本人呢,自然也是十分仰慕那些才情横溢的才子们。
甚至还和周邦彦传出过绯闻,不过李师师给赵德解释了,只是仰慕其才华,没有倾心,更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在这时赵德就横空出世了。
所以很自然,就不会再发生赵德原来历史上的周邦彦和赵佶争风吃醋的狗血事件。
而且李师师怕赵德多心,也说了和赵佶的关系,艮岳那天也才是李师师见赵佶的第二面,李师师一直是拒绝赵佶的,同样的,没有赵德,李师师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从了赵佶。
然而,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再也不存在所谓的假如和可能了。
从此以后,李师师便是属于他赵德一个人的女子,若是还有谁敢对她心怀不轨、心存觊觎,那么等待那个人的结局只有死!
只见赵德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凝视着李师师,缓声道:“嗯!从今往后,你无需再登台卖艺了。暂时就安心居住在此处吧,待到时机成熟,我自会寻个合适的机会将你接出此地。”
说罢,赵德长舒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对于他而言,只要李师师依旧保持着冰清玉洁之身,其他的事情便都不成问题。
若不然,即便他对李师师再如何倾心爱慕,怕也是无计可施。毕竟在男女之事上,赵德向来有着近乎苛刻的洁癖。
李师师听闻此言,先是面露喜色,但转瞬之间又流露出些许忧虑之色,轻声应道:“好是好,只是奴家若常住于此却不再卖艺的话,只怕这日常开销难以负担得起啊。此处所需花费的银两想必不在少数,而妈妈桑那边定然也不会应允的。”
想到自己日后的生计问题,李师师不禁忧心忡忡起来。确实如此,如果她无法继续为这座樊楼创造收益,那么很快便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
而毫无价值可言的李师师,樊楼自然不可能白白供养着,即便她手头尚有些许积蓄,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时日。
“这个你无需担心!你看!”赵德说着,在怀中掏出一个精美的琉璃发簪,和送给师妹的发簪差不多,只是款式不同。
“哇!真漂亮啊!”李师师立即就被这精美的发簪吸引。
赵德顺势将发簪戴到了李师师的头上,惹得李师师一阵脸红。
这就算是赵德给她的定情信物了,李师师小心翼翼的拿下发簪,放入怀中,生怕有所闪失。
“你放心吧!在这里安心住着,改日我就将这个破酒楼买下来,看谁敢给你白眼”这句话赵德可没有说谎,单论钱财的话,赵德买下樊楼轻而易举。
可能只是人家卖不卖的问题,还有这樊楼背后的主人好不好处理。
不过赵德不管这些,直接交给老魏,他自然会想办法解决。
“呵呵!官人当真有趣,这樊楼如果是破酒楼,那天下就没有好酒楼了”李师师被赵德逗笑了,她知道赵德是哄自己开心,也知道赵德是真心为了自己,她心里高兴的同时也很感动。
“来人!”赵德可不是开玩笑,想做就去做。
“属下在!”不到片刻,两个锦衣卫闻声走进院子,站在院中,隔着门给赵德行了一礼,等候指示。
“告诉老魏,日落之前,我要买下这樊楼,溢价几倍也无妨,如是老实生意人,不要苦了人家!”赵德是动真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