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见众人面有难色,“军心不齐”,心中不由得怒火中烧。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呛啷”一声插在地上,厉声怒叱道:“我甘宁身为上将,尚且不惜自己的性命,愿与诸君共赴沙场!尔等身为军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难道竟如此贪生怕死,心生退缩之念么!若有临阵脱逃,扰乱军心者,休怪我甘宁剑下无情!”其“凛冽杀气”与“决绝之意”,令在场众人皆是心头一凛。
众人见甘宁真的动了怒,又被他那股“视死如归的豪勇之气”所感染,皆慌忙起身,跪地拜道:“将军息怒!我等愿追随将军,效死力一战,绝无二心!”
甘宁这才面色稍缓,将美酒肥羊分与众人,让大家一同开怀畅饮,吃饱喝足。待到酒足饭饱,他与众人约定,至二更时分,每人都在头盔之上,插上一根洁白的鹅翎作为夜间识别的暗号。然后,众人皆披上坚固的铁甲,跨上雄壮的战马,在甘宁的带领下,如同一阵黑色的旋风,悄无声息地摸到了曹操大营的边缘。
甘宁一声令下,百名骑士同时发力,迅速拔开营寨外围的鹿角等障碍物,然后齐声大喊,如平地里起了一个焦雷,猛然间杀入曹军大营之中!其目标,直指中军帅帐,欲效仿昔日“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勇,一举格杀曹操!
然而,曹操的中军大营,岂是那般容易攻破的?早已用无数辆坚固的战车,首尾相连,布置成了“连环铁桶阵”,层层叠叠,坚不可摧,寻常兵马,根本无法轻易靠近。甘宁带领百余骑,左冲右突,如同一柄锋利的尖刀,试图撕开曹军的防线,却始终无法深入到中军核心地带。
曹军营中,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搞得一片大乱,将士们在睡梦中被惊醒,仓皇失措,根本不知究竟有多少敌兵杀入,一时间自相扰乱,呼喊奔走,其“惊慌失措之气”弥漫整个营盘。
那甘宁所率领的一百名江东精骑,皆是“艺高人胆大”之辈,在甘宁的带领下,在曹军营内纵横驰骤,如入无人之境,逢着落单的曹兵,便是一阵砍杀,搅得曹营天翻地覆!各营曹军纷纷擂鼓报警,四处点燃火把,一时间,营中火光如星,喊杀声、鼓噪声、惨叫声,响成一片,乱作一团。
甘宁见无法攻入中军,又恐陷入重围,久战不利,便当机立断,不再恋战,带领百骑,从曹营的南门方向,一路砍杀,奋力突围而出!曹军虽众,却被其“往来如风,神出鬼没”的“骁勇之气”所震慑,竟无人敢上前全力阻拦。
孙权早已料到甘宁此行必有回响,提前便派遣大将周泰,带领一支精锐水军,在曹营外的江边埋伏接应。甘宁顺利将百骑带回濡须坞大营,曹军唯恐江边有埋伏,也不敢贸然追袭。
后人有诗赞甘宁百骑劫魏营曰:
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
百翎直贯曹家寨,‘虎将威名’从此开!
‘银鞍白马’甘兴霸,‘胆识过人’真将才!
甘宁带领百骑人马,安然返回大营,仔细清点,竟真的一人一骑也未曾折损!来到营门之前,他下令那一百名骑士,皆在马上齐声擂鼓吹笛,高呼“万岁”,其“欢欣鼓舞之气”,声震四野。
孙权听闻甘宁得胜归来,亦是大喜过望,亲自出营迎接。甘宁翻身下马,拜伏于地。孙权急忙上前,亲手将甘宁扶起,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道:“兴霸将军此番夜袭,真乃神勇无敌!足可使那曹操老贼闻风丧胆,夜不能寐!孤先前尚有些担忧,并非不信任将军之能,实是想借此一观将军盖世虎胆耳!将军真乃我江东之‘擎天柱石’也!”当即下令,赏赐甘宁上等蜀锦一千匹,锋利宝刀一百口。甘宁拜谢领赏,随即便将这些赏赐,尽数分发给了那一百名随他出生入死的勇士。
孙权又环顾帐下诸将,朗声道:“昔日孟德有张辽,勇冠三军,威震逍遥津。今日我江东亦有甘兴霸,百骑劫营,名扬天下!有此等虎将,足以与那张文远相匹敌也!”其“得意与自豪之气”,溢于言表。
次日,曹军大将张辽,因昨夜被甘宁劫营,折了锐气,心中愤恨不已,便亲自带领一支人马,来到濡须坞前,点名挑战,欲与江东将领一较高下,以泄心头之恨。
凌统见甘宁立下如此奇功,受到了主公的极力褒奖,心中的“好胜之心”与“不甘之气”再次被激发。他慨然出班,对孙权道:“主公,末将昨日未能击退张辽,心中有愧。今日甘将军夜袭成功,大振我军士气。末将愿再次请战,与那张辽决一雌雄,定要将其斩于马下,以雪前耻,为主公再立新功!”
孙权见凌统“战意高昂”,便准其出战。凌统大喜,当即点起五千精兵,杀出濡须坞,迎战张辽。孙权则亲自带领甘宁等将领,来到阵前观战,为凌统压阵。
两军对圆,阵势摆开。只见曹军阵中,张辽一马当先,威风凛凛,其左有李典,右有乐进,皆是曹军名将,其“军容之盛,杀气之浓”,亦是不容小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