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目睹此景,内心惊恐万分,慌慌张张地急忙下山报警。
新安县,这座规模不大的县城,在 90 年代时全县人口仅有 20 万左右。多年以来,这里社会治安良好,别说恶性的杀人焚尸案,就连普通的杀人案都极为罕见。
所以,当警方接到报警电话时,着实被这个消息惊得不知所措。在迅速向上级洛阳公安局汇报之后,新安县警方一刻也不敢耽搁,风驰电掣般赶赴案发现场。
紧接着,洛阳的刑警们也紧急出动,疾驰而来。
案发地点距离洛阳城有 30 多公里的路程。当洛阳警方匆忙赶到时,夜幕已然降临,四周被黑暗笼罩。现场勘察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情况既简单又棘手。
那具女性尸体的上半身几乎被大火完全吞噬,脸部更是被烧得焦炭化,宛如一具骷髅,根本无法辨认出原本的相貌。
而且,女尸全身一丝不挂,现场也不见任何衣物以及随身物品,这无疑给确定受害者身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法医在对尸体进行了初步检查后,得出结论:受害女孩并非死于焚烧,而是生前遭受了重重暴行。
她先是被人猛烈击打头部,随后又被凶手用手掐住脖子,甚至还被绳子狠狠勒过,至少遭受了二到三次这样的残酷袭击后,才凄惨地离开了人世。
从尸体上可以明显看出,歹徒下手极其狠辣,尤其是脖子上那深深的绳子勒痕,足以证明凶手当时铁了心要置受害者于死地。
在女孩死亡之后,凶手更是丧心病狂地在尸体上泼洒汽油,点火焚烧,而此时的尸体已经没有了挣扎的迹象。
受害者是一名年轻女性,目测年龄在 20 岁左右,尚未生育。从肌肉与皮肤状况分析,这个女孩并非来自农村,至少也是县城或者镇上人家的孩子,从未从事过农活。
发现时,女尸全身赤裸,双腿分开,乍一看,很容易让人推测是强奸杀人案件。
然而,奇怪的是,尸检结果却令人大感意外,在受害者阴道内并未发现精液残留,而且死前也没有遭受性侵的迹象。
更为关键的是,尸检明确显示,受害女性还是处女之身。
案发现场留下的线索极为有限,仅有一位中年妇女的目击证词以及几块绿色的油漆。
仅凭中年妇女的模糊回忆,想要在新安县找出嫌疑人都困难重重,更别说在整个洛阳地区排查了。
至于那几块绿色油漆,警方推测,有可能是歹徒所携带的汽油桶上掉落的。
但除非能找到那个汽油桶,并与之进行对比,否则仅靠这几块油漆,对于破案而言,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案件由此陷入了僵局。
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搞清楚受害女孩的身份,成为了破案的关键。
幸运的是,就在新安县警方正准备张贴寻尸启事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
有人来到公安局报案,而这位报案者身份可不一般,他是洛阳铁矿的厂长老胡。
洛阳地处豫西地区,在过去,这里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建国之前,经济始终较为落后。
由于生活艰难,不少青年农民无奈之下上山为匪,使得豫西成为了土匪的滋生地。
不过,建国以后,国家在洛阳布局了几个超大型工厂,这座城市因此迎来了发展契机,经济迅速崛起,一度繁荣昌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开封。
凭借新安得天独厚的优质铁矿资源,早在 1966 年,一座颇具规模的铁矿厂便拔地而起。
这座工厂规模宏大,人员众多,厂长的行政级别与县长不相上下,在当地颇具影响力。
在那个时期,对于新安人,特别是广大农民而言,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够进入这家铁矿厂,成为一名正式工人。
要知道,工人的待遇相较于本地农民,可谓天壤之别。工人收入是农民的数倍之多,而且工作稳定,犹如捧着铁饭碗,旱涝保收。
正因如此,当地农村的不少女孩,都渴望能与厂里的工人喜结连理。说直白些,就是希望能和工人有婚姻关系,从而脱离农民户口,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种氛围下,历任厂长在新安县可谓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走到哪里都备受巴结逢迎。
时光流转,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洛阳的国有企业在时代的变革中逐渐面临挑战,铁矿厂也未能幸免,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衰败之路。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历经风雨,直至今日,这家工厂在当地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旧是许多当地青年梦寐以求的理想就业之所。
现任厂长胡某,虽说没有往昔厂长们那般威风八面,但在厂里和县城,也算是独当一面的人物。
平日里,胡某志得意满,走在县城的街道或是厂子里,普通青年见了,往往都不敢抬头直视。
可此刻,坐在公安局里的老胡,却全然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只见他六神无主,神情慌乱,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