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已至,光幕与天幕同时亮起,画面流转。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此次直播并未出现他们熟悉的那个小公寓。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极为宽广的露天广场。
广场之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无数穿着崭新、笔挺军服的年轻身影汇聚于此,而在他们身旁,则是更多前来送行的父母亲人。广场上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气氛,既有即将踏上征程的激动与昂扬,也有骨肉分别的浓浓不舍与牵挂,而林,李两家人此刻也站在人海之中,似乎正等待着什么。
天幕之下,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看到这般景象,都不由得心中一凛。在他们各自的时代,征兵往往意味着一场战事的开启,或是沉重的徭役负担,然而他们如今看到的后世似乎并不是如此,他们看到场地周围,悬挂着几条醒目的红色横幅,上面用大字写着:
“热烈欢送新兵入伍!”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保家卫国,青春无悔!”
“将青春融入祖国山河,用热血铸就钢铁长城!”
鲜红的底色,配上醒目的大字,字里行间透出的,并非强制征发的肃杀,而是一种荣耀、一种号召、一种全民参与的热忱。
这让天幕下的无数百姓再次想起了此前天幕所言——在后世,从军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原来,这并非虚言,而是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乖乖,这么多人啊!都是去当兵的?]
[看那横幅写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这跟咱们这儿可不一样,咱们这儿要是摊上兵役,那可是愁眉苦脸的。]
[是啊,后世当兵看着不赖,你看那些小伙子,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家里人虽然舍不得,但脸上也有光彩。]
[不像咱们,壮丁都被拉走了,家里地都没人种……]
百姓们议论纷纷,言语间充满了羡慕与感慨。他们看着那些送行的父母,虽然眼中含泪,却努力挺直腰板,仿佛儿女的入伍,也给他们带来了无上的荣耀。这种景象,与他们认知中兵役带来的恐惧与负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一会,林鹏举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前。他穿着一身崭新笔挺的军装,胸前佩戴着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快步向家人跑来。比起天幕下众人初见他时的温文儒雅,此刻的他,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挺与坚毅。
他快步向家人跑来,脸上带着笑容,声音清朗:“爷爷,妈,虞姨,锦遥,姐,今越姐,流程办好了!”
叶馨看着儿子英挺的模样,那身军装仿佛瞬间让他长大了不少。骄傲与不舍瞬间涌上心头,她的眼圈一红,眼泪便不自觉地滑落下来。叶馨走步上前,仔细地替儿子整理着军装的衣领,声音带着不舍与自豪:“好看,真好看,不愧是我的儿子,穿上这身军装,真精神!”
其他几人更是将林鹏举围起来一顿夸,这时,天幕下的众人看到,林鹏举的爷爷,那位身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军装,却腰杆挺得笔直的老人,此刻满眼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孙子。这套军服,天幕下的众人依稀有些印象,似乎在之前的影像中见过类似的款式,只是颜色款式略有不同。
老人斑驳的手掌,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轻轻拍了拍林鹏举的肩膀,开始嘱咐道:“鹏举啊,该交代的事,爷爷昨天已经跟你细细说过了。你是个好孩子,爷爷心里清楚。”
林鹏举挺直了背脊,认真地聆听着。
“去了部队后,”林爷爷顿了顿,继续说道,“要好好照顾自己,要听党的话。咱国家难啊,一路走到现在不容易。现在条件好了,吃的、喝的,武器装备,都不缺了,都比我们那时候要好的多,但你不能忘记,咱国家是从苦日子里爬出来的,不能忘记今天的生活,是多少烈士用命换回来的!”
老人的话语里带着深深的感慨,让天幕下的众人不由得想起此前天幕中华夏的光景。
“去了部队,要记得听党指挥!要为国争光!下连队后,无论分到哪里,都不许抱怨。咱们家的孩子,到了哪里,都要把自己的职责扛起来!”
“还有,”林爷爷看着孙子的脸庞,“训练要刻苦。你从小就跟着你两个姐姐一起练,底子不差,爷爷知道,那些基本的训练难不住你。但不可以骄傲!到了那,要更加刻苦,咱们家的孩子,要做就做尖子!听见没有?”
“是!爷爷!”
“训练的时候,自己有余力,要多帮帮身边的战友。那些都是咱们的同志,以后上了战场,那就是能互相挡子弹、托付后背的战友!要互相帮助,知道吗。”
“到了部队,要把部队的纪律记下,一条都不能犯!不能给部队添麻烦。”
“以后接到任务,要全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头来!要有责任!做得到的,要做好,做不到的,也要拼了命去完成!绝不允许打折扣,找借口,知道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