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外,秋风卷起漫天黄沙,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三万大军整齐列阵,刀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钢铁森林。远处的地平线上,尘土飞扬,乐方和张虎率领的援军终于出现在视野中。
曹璟站在城楼上,手扶垛口,眯着眼睛望向远方。他的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腰间的佩剑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身后的亲兵小声提醒道:"将军,援军到了。"曹璟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转身大步走下城楼。
城门缓缓打开,曹璟率领亲卫队策马而出。马蹄踏在干硬的泥土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心跳随着马蹄声越来越快,既是因为即将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也是因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末将参见大王!"乐方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他抱拳行礼,声音洪亮有力。这位老将军年过五旬,但腰板挺直,眼神锐利如鹰。
曹璟正要回礼,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乐方身后窜了出来。"璟儿!"张虎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曹璟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肩膀。这位舅舅比记忆中更加魁梧,满脸风霜却掩不住眼中的欣喜。
曹璟被舅舅的大手拍得肩甲咚咚作响,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记得小时候,舅舅每次来家里,都会把他高高举起,给他讲外祖父张辽的故事。那时候,他总是缠着舅舅问东问西,对战场充满向往。
"舅舅过奖了,"曹璟微微低头,声音里带着几分羞涩,"外祖父当年以八百破十万,威震江东,璟儿哪敢相比。"
张虎闻言哈哈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平原上回荡。他转头对乐方说:"乐将军,你看我这外甥,是不是颇有将才?"说着又用力拍了拍曹璟的后背,眼中满是自豪。
乐方含笑点头,目光在曹璟身上打量了一番:"曹将军少年有为,确实难得。这身铠甲穿在身上,倒真有大将之风。"
众将寒暄过后,曹璟将大军引入城中休整。走进城门时,他注意到士兵们疲惫却坚毅的眼神,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部署。
议事厅内,烛火通明。曹璟站在沙盘前,手指轻轻点在合肥城的位置上:"诸位请看,合肥城防坚固,留八千精兵足可固守。"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
顿了顿,他继续道:"我欲亲率两千精骑,随诸位一同出战。"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张虎闻言立即皱眉,额头上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他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璟儿,虽说此战以你为主,但你是合肥主将,何必亲自冒险?"
曹璟神色坚定,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剑:"正因我是主将,才更要身先士卒。"他的目光转向站在角落的降将陆抗,语气缓和了些:"况且...有陆将军为向导,必能事半功倍。"
陆抗闻言,立即上前一步,抱拳行礼。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将军所托。"
张虎还想再劝,乐方却突然开口:"曹将军既有此心,不如成全。"他捋了捋胡须,看向陆抗:"有陆将军引路,确实更为稳妥。"
夜色渐深,曹璟独自在城墙上巡视防务。夜风吹拂着他的披风,发出猎猎声响。远处隐约可见敌军营地的点点火光,像是一群蛰伏的野兽。
"璟儿。"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张虎提着一壶酒走了上来,将酒壶递给他:"舅舅知道劝不住你。这壶酒,就当是给你壮行。"
曹璟接过酒壶,触手冰凉。他拔开塞子,仰头灌了一大口。酒液火辣辣地烧过喉咙,让他不禁想起小时候偷喝舅舅藏酒时的情景。那时被辣得直咳嗽的自己,和现在这个即将领兵出征的将军,仿佛重叠在了一起。
"咳咳..."曹璟被酒呛了一下,张虎连忙拍着他的背。两人相视一笑,多年的隔阂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记住,"张虎突然正色道,脸上的皱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刻,"战场凶险,切莫逞强。若遇险情,立刻撤退。"他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你母亲就你这么一个儿子..."
曹璟郑重点头,月光下他的眼神格外明亮:"舅舅放心,璟儿明白。"他望向远方,轻声道:"我一定会活着回来。"
次日黎明,大军开拔。曹璟身着轻甲,腰佩宝剑,率领两千精骑整装待发。合肥守军列队相送,城墙上旌旗招展。
"出发!"随着曹璟一声令下,铁骑如龙,扬起漫天尘土。陆抗一马当先,为大军引路。曹璟回头望了一眼合肥城,心中暗自发誓:此战,定要打出魏军的威风!
—————
夕阳如血,将整个东关城头染成一片赤红。吴军的旗帜在晚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城下的魏军示威。乐方和张虎率领的三万魏军整齐地列阵在城下,黑压压的军阵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脚下,刀枪如林,在夕阳下闪烁着寒光。
"将军请看。"陆抗指着城头,对身旁的曹璟低声道。他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忧虑,"东关三面环山,只有这一面可供进攻。城墙依山而建,吴军又加高了城垛,我军仰攻实在吃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