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内,空气凝固得几乎能听见针落的声音。殿外暴雨倾盆,雨点砸在琉璃瓦上的声响如同催命的战鼓。
"金墉...金墉城破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重复着这个噩耗,手中的象牙笏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他布满老年斑的手死死抓住身旁同僚的衣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完了,完了……”
"全城...无一幸免?"年轻的侍郎脸色煞白如纸,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那...那我的叔父..."他突然捂住嘴,干呕起来,官袍前襟溅满了秽物。
孙资突然从席位上站起,宽大的朝服袖口不住颤抖,像两只受惊的鸟翼:"陛下!洛阳危矣!臣请即刻迁都许昌!"他的声音尖利得不似人声,在殿内回荡。
“必须说服陛下离开,否则...就得给司马家陪葬……..”
"荒谬!"高柔猛地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茶盏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泼洒在奏章上。他花白的胡须气得直颤,手指着孙资的鼻子骂道:"洛阳乃国都,岂能轻言放弃?!你这是要动摇国本!"他的怒吼声中气十足,却掩饰不住眼底的恐惧。
殿内顿时炸开了锅。一位年逾古稀的大臣突然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癫狂:"哈哈哈...都要死了...都要死了..."他手舞足蹈地在殿中乱转,官帽歪斜,腰带松散,状若疯癫。
“大魏百年基业,竟要毁于一旦...武帝、文帝在天之灵,该如何瞑目啊...”
角落里,一个身着绿袍的六品官员突然嚎啕大哭,声音撕心裂肺:"我的家眷还在金墉啊!"他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发出令人牙酸的闷响。鲜血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在青石板上晕开一朵刺目的红花。
"肃静!肃静!"侍中声嘶力竭地喊着,声音已经沙哑,却无人理会。殿中群臣或抱头痛哭,或仰天狂笑,或怒目相向,或瘫软在地,活脱脱一群丧家之犬。
年轻的皇帝瘫坐在龙椅上,面色灰败。他死死攥着龙椅扶手,指节发白。龙袍下摆不知何时已经湿了一片——这位九五之尊,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失禁了。
殿外,一道闪电劈开乌云,照亮了殿内群臣扭曲的面容。
朝堂上的争吵声此起彼伏,像一群嗡嗡作响的马蜂。王肃站在文官队列中,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象牙笏板,感受着上面细腻的纹路。
王肃冷笑:“这群蠢货,还在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
就在这混乱之际,太常王肃缓步出列。他今日特意穿了一身素色朝服,在五颜六色的官袍中显得格外醒目。殿内的喧嚣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文官身上。
"陛下,"王肃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臣愿亲赴曹璟大营,晓以利害。"
众臣面面相觑,殿内响起一片窃窃私语。高柔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王肃,眼中满是狐疑:"王太常,那曹璟已公然抗命,此去凶险万分..."
"正因如此,才需有人前往。"王肃微微欠身,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臣与曹璟有旧,或可一试。"
高柔狐疑:奇怪...这王肃平日里深居简出,何时与曹璟攀上了交情?莫非...
皇帝瘫坐在龙椅上,面色灰败得像张旧纸。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爱卿...当真愿往?"
"臣愿为大魏尽忠。"王肃深深一揖,宽大的衣袖垂落在地。在众人看不到的角度,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王肃暗道:老东西,你以为我真是去劝降的?
退朝后,王肃独自走在长长的宫道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蜿蜒的黑蛇。他摸了摸右袖中的密信,羊皮纸的触感让他心安。那是钟会三日前派人送来的,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
"王公亲启:事已备妥,静候佳音..."
远处传来暮鼓的声音,沉闷的鼓点一下下敲在王肃心上。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向西方。那里,夕阳如火,将天际染成血色。而在更远的地方,曹璟的十万大军正严阵以待。
"王大人好雅兴。"一个阴柔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王肃回头,看见中常侍张当正站在廊柱旁,脸上堆着假笑。
"张常侍。"王肃拱手行礼,脸上看不出丝毫异样,"明日就要启程,特来欣赏这宫中美景。"
张当眯着眼睛:"王大人此去凶险,可要咱家派几个得力的人手护送?"
"不必劳烦。"王肃微笑拒绝,"轻车简从,反倒安全。"
看着张当悻悻离去的背影,王肃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最后望了一眼西边的天空,转身向宫外走去。
宫门外,王肃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车帘放下的瞬间,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压抑已久的狂喜。手指颤抖着取出袖中的密信,又细细读了一遍。
"大人,回府吗?"车夫问道。
"不,"王肃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去城西的醉仙楼。"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王肃靠在车厢里,闭目养神。他知道,明日启程后,大魏的天,就要变了。
喜欢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