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的洛阳城热浪滚滚,火辣的太阳炙烤着青石板路,连路旁的柳树都蔫蔫地耷拉着枝条。裴秀带着曹启和曹髦一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大将军府前,马蹄踏在滚烫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曹髦紧紧攥着哥哥的衣袖,小手心里全是汗。他仰着小脑袋,眼睛瞪得圆圆的,一眨不眨地望着眼前这座金碧辉煌的府邸。朱红色的大门上钉着锃亮的铜钉,门口站着两排威风凛凛的侍卫,这气派比他见过的任何宅院都要宏伟百倍。
"哥哥,这里比我们住的地方大好多啊..."曹髦小声嘟囔着,声音里既有惊叹,又带着几分怯意。他下意识地往哥哥身后缩了缩,却又忍不住探出头来张望。
曹启感受到弟弟的紧张,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别怕,有哥哥在。"他说这话时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可自己的手心早已沁满了汗水。他偷偷在衣袍上擦了擦手,又挺直了腰板,想要做出一副沉稳的模样。可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快,咚咚地撞击着胸膛——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将军,真的会接纳他们这两个落魄的宗室子弟吗?
裴秀察觉到兄弟二人的紧张,翻身下马走到他们身边。他蹲下身来,与曹髦平视,温声道:"二公子不必害怕。大将军为人宽厚仁爱,最是怜惜你们这样的宗室子弟。"说着,他轻轻整理了一下曹髦有些歪斜的衣领,"待会儿见了大将军,就像平时对我那样行礼问好就行。"
曹髦咬着下唇点点头,可小手还是不自觉地抓住了裴秀的衣角。裴秀见状,干脆一手牵起曹髦,另一手拍了拍曹启的肩膀:"大公子也请放宽心。大将军特意嘱咐要好生安置你们兄弟二人。"
曹启深吸一口气,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多谢裴公一路照拂。"可他的眼神还是不自觉地瞟向那扇紧闭的朱红大门,喉咙发紧。他想起临行前族中长辈的叮嘱,想起那些关于朝堂险恶的传闻,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
裴秀看出他的顾虑,轻声道:"大公子可是在担心什么?"
曹启犹豫片刻,还是低声道出心中疑虑:"裴公,我们兄弟二人如今无依无靠,大将军为何..."
"大公子多虑了。"裴秀打断他的话,语气坚定,"大将军最重宗室情谊。你们是武皇帝的亲血脉,他岂会坐视不管?"说着,他指了指大门,"看,这不是特意派人来迎你们了么?"
果然,府门缓缓打开,一位管事模样的人快步迎了出来,对着裴秀躬身行礼:"裴参军,大将军已在花厅等候多时了。"说着,目光和善地看向曹启兄弟,"这两位想必就是曹公子吧?快请进,府里备好了冰镇酸梅汤,正好解解暑气。"
听到"冰镇酸梅汤"几个字,曹髦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曹启见状,紧绷的神情也稍稍放松,对着管事拱手还礼。裴秀看在眼里,暗自松了口气,牵着曹髦迈步向前:"走吧,别让大将军久等了。"
曹璟正在书房批阅文书,烛火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案几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奏报,他正提笔在一份关于边境军情的竹简上批注,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裴参军已带着两位公子到府了!"侍卫在门外高声禀报。
曹璟手中的笔微微一顿,墨汁在竹简上晕开一小块。他立即放下文书,起身时衣袖带倒了案几上的茶盏也浑然不觉。"快请进来!"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当裴秀领着两个孩子走进书房时,曹璟的目光立刻被那个瘦小的身影吸引。曹髦怯生生地躲在裴秀身后,只露出半张苍白的小脸。就在这一瞬间,曹璟心头猛地一震——这孩子眉宇间那股倔强的神色,竟与史书中记载的那个宁折不弯的高贵乡公如此相似!那个在司马昭面前慷慨赴死,用生命扞卫曹魏最后尊严的少年天子。
曹璟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到这个孩子。他蹲下身来,让自己与曹髦平视,声音柔和得不像平日在朝堂上威严的大将军:"这就是曹霖的两个儿子?"
曹髦感受到眼前这个高大男子的善意,小心翼翼地抬起头。他看见一双温和的眼睛,那里没有父亲常有的暴戾,也没有下人们眼中的轻蔑,只有让他安心的暖意。他鼓起勇气,用稚嫩却清晰的声音回答:"回大将军,路上裴公对我们很好。"
曹璟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他伸手轻轻摸了摸曹髦的发顶,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珍宝。随后他转向站在一旁的曹启:"你呢?可有什么想说的?"
曹启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这些日子以来,弟弟在地窖里瑟瑟发抖的画面日夜折磨着他。他深吸一口气,突然跪下行礼,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求大将军收留我们兄弟!"他的声音有些发抖,却异常坚定,"我...我想学武艺,将来保护好弟弟!"
曹璟看着这个倔强的少年,心中泛起一阵酸楚。他伸手扶起曹启,发现少年的手心里全是冷汗。"好孩子,"曹璟温声道,"你们既然来了,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