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诸葛亮嘱咐黄忠:“你既然执意要去,我派法正协助你。凡事都要商量着办。我随后会调拨人马前来接应。”黄忠答应下来,和法正率领本部兵马出发了。诸葛亮告诉刘备说:“这位老将如果不用言语激他,即使去了也不能成功。他如今既然去了,就必须调拨人马前去接应。”于是叫来赵云:“你率领一支人马,从小路出奇兵接应黄忠:如果黄忠取胜,就不必出战;倘若黄忠有危险,立即去救援接应。”又派遣刘封、孟达:“带领三千士兵到山中险要的地方,多多树立军旗,以壮我军的声势,让敌人产生疑虑。”三人各自领命带兵去了。诸葛亮又派人到下辨,给马超授计,让他按照计策行事。还派严颜前往巴西阆中把守关隘,替换张飞、魏延回来一同谋取汉中。
话说张合与夏侯尚去见夏侯渊,说:“天荡山已经失守,夏侯德、韩浩战死。如今听说刘备亲自领兵来夺取汉中,应该赶紧上奏魏王,早日派遣精兵猛将,前来支援。”夏侯渊于是派人报告给曹洪。曹洪星夜赶到许昌,禀告曹操。曹操大惊,急忙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发兵救援汉中。长史刘晔进言说:“汉中如果丢失,中原就会震动。大王不要怕辛苦,必须亲自去征讨。”曹操后悔地说:“遗憾当时没有听你的话,才导致这样的局面!”急忙传下旨意,起兵四十万亲自出征。当时是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的军队分三路前进:前部先锋是夏侯惇,曹操亲自率领中军,让曹休押后,三军陆续出发。曹操骑着白马,配着金鞍,身系玉带,穿着锦衣;武士们手持大红罗销金伞盖,左右有金瓜银钺,镫棒戈矛,打着日月龙凤旌旗;护卫曹操的龙虎官军有二万五千人,分为五队,每队五千人,按照青、黄、赤、白、黑五色,军旗、铠甲和战马,也都依照各自的颜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军队出了潼关,曹操在马上望见一片茂密的树林,问近侍说:“这是什么地方?”近侍回答说:“这里名叫蓝田。树林中间,是蔡邕的庄园。如今蔡邕的女儿蔡琰和她的丈夫董祀住在这里。”原来曹操向来和蔡邕关系很好。早些时候蔡邕的女儿蔡琰,是卫仲道的妻子;后来被北方人掳走,在北方生下两个儿子,创作了《胡笳十八拍》,流传到中原。曹操非常怜悯她,派人拿着千金到北方赎回她。左贤王畏惧曹操的势力,送蔡琰回到汉朝。曹操于是把蔡琰许配给董祀为妻。
当天来到庄园前,曹操因为想起蔡邕的事情,让军马先行,自己带领近侍一百多人,到庄园门前下马。当时董祀在外做官,只有蔡琰在家,蔡琰听说曹操来了,急忙出来迎接。曹操到了厅堂,蔡琰请安完毕,站在一旁侍奉。曹操偶然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碑文图轴,起身观看。问蔡琰这是什么,蔡琰回答说:“这是曹娥的碑文。从前汉和帝的时候,上虞有一个巫师,名叫曹旰,能婆娑起舞娱神;五月五日,在船上喝醉了酒跳舞,掉进江中淹死了。他的女儿当时十四岁,绕着江边啼哭了七昼夜,跳进江中;五天后,背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乡里人把他们葬在江边。上虞令度尚上奏朝廷,表彰她为孝女。度尚让邯郸淳写文章刻在碑上记载这件事。当时邯郸淳才十三岁,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做任何修改,一挥而就,把石碑立在墓旁,当时的人都觉得很惊奇。我的父亲蔡邕听说后前去观看,当时天色已晚,于是在黑暗中用手摸着碑文阅读,拿来笔在碑的背面写下八个大字。后人刻石碑的时候,也把这八个字刻了上去。”曹操看那八个字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问蔡琰:“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蔡琰说:“虽然是先父的遗笔,我实在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曹操回头问众谋士:“你们明白吗?”众人都不能回答。其中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已经明白其中的意思了。”曹操一看,是主簿杨修。曹操说:“你先不要说,让我想一想。”于是辞别了蔡琰,带领众人出了庄园。
上马走了三里路,曹操忽然领悟,笑着对杨修说:“你说说看。”杨修说:“这是个隐语。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字旁边加丝字,是‘绝’字。幼妇,就是少女:女字旁边加少字,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字旁边加子字,是‘好’字。齑臼是用来盛放五辛的器具:受字旁边加辛字,是‘辞’字。总而言之,是‘绝妙好辞’四个字。”曹操大惊说:“正合我的心意!”众人都赞叹羡慕杨修才思敏捷。没过几天,军队到达南郑。曹洪迎接曹操,详细讲述了张合的事情。曹操说:“这不是张合的过错,胜负是兵家常事罢了。”曹洪说:“如今刘备派黄忠攻打定军山,夏侯渊知道大王的军队到了,坚守不出战。”曹操说:“如果不出战,就是显示懦弱了。”于是派人拿着符节到定军山,命令夏侯渊进兵。刘晔劝谏说:“夏侯渊性格太刚猛,恐怕会中了敌人的奸计。”曹操于是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他,让使者去见夏侯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