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仲达费了好大劲才凑齐这些粮票,雇了不少人帮忙。好在现在形势不错,看来他们家有望重新夺回祖宅,这是面子问题,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
“放心吧,交给我。”
许大茂瞄了一眼,发现粮票旁边还有一些古董。看来娄仲达一直没闲着,还在偷偷收购古玩。要知道这类东西很难弄到,城里的都被国营店垄断了。
之前找许大茂合作的那个古董商,就是靠倒卖店里库存发家的。
“这些古董啊,都是在乡下随便捡来的,没花多少钱。乡下人容易满足,给几个鸡蛋就愿意把东西送人。”
娄仲达感叹道,处处都是商机,他相信这些古董将来会很值钱。只是可惜,他年纪大了,等哪天真能赚到大钱时,怕是连动都动不了了。
说完这些,娄仲达转而说起另一件事:“大茂,我刚从村里回来,民兵队长送来了两只野鸡。”
“是不是挺有意思?我给了他五块钱,村里人日子苦,不能让他们白忙活。”
娄仲达笑着,五块钱买两只野鸡,这事儿搁以前想都不敢想,那时候至少得十几块,还不一定能买到。
最近电视机生意暂停了,我听说有关部门正在严查这个领域。娄仲达手头资金充裕,自然能处理好相关关系。掌握一些秘密信息对他来说并不稀奇。
嗯,我们也卖了不少电视,现在是该收手的时候了。许大茂心想,李主任肯定赚了不少,但胃口还不至于太大。毕竟一个人每月五块五就能过活,即便讲究些,一个月花五六百也完全够用。
对了,我听说
大茂,你最好提前准备些物资,到时候肯定有用得着的地方。娄仲达建议许大茂不要往南方跑,太远了。不如多囤积些物资,等时机成熟高价出售,低买高卖可是商人必备技能。
行,听您的,多备些物资。许大茂意识到未来形势复杂,没料到娄董事同样洞察秋毫。资本家果然厉害,机会稍纵即逝,他们却总能抓住。
哎,我也无话可说了。哦对,还有一件事,我们搬到了乡下,有机会的话多送些猪肉过去。乡下管理松散,猪肉更好卖。娄仲达身为资本家,见钱眼开也是人之常情。把猪肉拿到自由市场,用它换粮食、蔬菜和其他土特产,再转手卖给城里人,利润相当可观。
自由市场人数不多,每次几十人而已。上百人聚集才称得上菜市场,哪里还能叫自由市场。猪肉没问题的话,还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吗?
许大茂认为没什么问题,但在城里,他从不敢多给娄董事家送猪肉。猪肉是统一调配的资源,城里的工厂优先供应,尤其是轧钢厂的炼钢车间,工人们每天都能吃到肉包子。虽然不用肉票,但需要饭票和粮票。要是闲得无聊,工人们还能比赛谁吃得更多。除了工厂,其他地方的供应量很少,因此许大茂从来不往别的地方卖猪肉。乡下的管理相对宽松些,大家都明白,谁都有急需用钱的时候。乡下看似吃得不错,但很多福利远不如城市。教育和医疗方面,乡下根本没法和城市相比,生场病就能让家庭倾家荡产。
“有猪肉就好,猪肉是硬通货,我认为接下来几年,猪肉价格只会涨不会跌。”娄仲达语气坚定,不是随口说说,他的判断一向准确。猪不好养,再加上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导致劳动力减少,粮食产量不会大幅提高。全国范围内,未来两三年粮食增产的空间有限。没有足够的粮食,怎么养猪?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事情谈完,娄仲达果断起身离开,他已经安排好了落脚之处。
等娄仲达一走,许大茂立刻开始收集粮票。很快,所有的粮票都被他收入空间储物中。出门关好院门,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
第二天,许大茂刚到工厂就查看最近的加工资料时,刘全有走进办公室主动提议:“厂长,我觉得咱们厂可以办个年会,增进工友间的感情。我们可以买些水果和点心,让工人排练节目,您觉得怎么样?”
刘全有早就想好了这个主意,排练期间工资照发,肯定会有工人愿意参与。他们不打算开全厂大会,毕竟这不是国营企业,厂长也不喜欢折腾那些麻烦事。
“行啊,你去安排吧,排练节目的工人工资照常发放,表演出色的话还会额外发奖金!”不过厂长强调,“节目演出前必须由我审核,我们厂做任何事都得保证质量。”
许大茂认可了刘全有的提议,决定举办一场年会,让大家放松一下。
厂里承担所有费用,加工部近期盈利不少,这笔开销完全值得。
该花的钱就得花。
第227章
确定举办年会后,刘全有立刻着手安排。他来到厂房,让工人们暂停手中的工作,向他们传达了这个消息。
"刘主任,这是真的吗?要排练节目,不仅发工资,还有奖金!"
"这样的待遇也太好了吧!要是真的话,肯定得参加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