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太阳无遮无拦的炙烤着大地,游玩的众人只能离开河道找了片树荫坐下来消食。
大家开始天南海北的聊天,畅想着各自的未来。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师范生,他们的话题也都围绕着学校、学生和老师。
刘玲认为学生一定要严管,一帮初中生就应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还给出了巴拉巴拉一堆的理由。诸如谁谁谁靠着努力考上中专,毕业后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用后世的话就是跨越了阶层的意思。
王奇显然不同意刘玲的看法,他认为教育学生应该从兴趣爱好出发,他的同学从小就动手能力强,初中毕业后进入技校,今年刚毕业就被手表厂要走了,转正后月收入就能拿30多块,不比他这个师范生少,而且人家以后工级还能往上升。
杨山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他就半躺在于莉的身后,静静的看着,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于莉倒是听的很认真,并且把身边的人都一一对照进他们话语中的例子中。
常声也没出声讨论,他才上一年级,是支教队伍中最小的,根本就没有想过那么远的事情。
吵吵闹闹中,田老师突然插了一句,“你们会来我们这里当老师么?哪怕是通县也行!”
这句话太挖心了,一时间谁都说不出话,等了一会儿,王奇才支吾着说,通县那边有一些在他们学校代培的老师,等这些人毕业后会在回到通县继续当老师的。
这时候于莉扭头问杨山,“以后你毕业了,能留在京城吗?”
“能,我会找机会留下来的。”杨山自信满满!
“那万一国家把你分配到别的地方呢?”
“那我就不服从分配,拐着弯的留在京城就好,当然这只是最后的办法。我大学挑选的专业和以后发展方向都是为了留在京城而准备的,所以我觉得以后留下来的把握很大。而且我自己也没什么大志向,到时候找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也不是不行的,拿到手的工资只要够咱们生活就行了。哦对了,你今年可是18岁了,一定要坚持住哦。”
杨山就是这么打算的,如果在这个世界也不能任性一点,那他就把穿越点的房子卖掉,不再回来了。既然都是身不由己,在现实世界混日子不更好么?而且他确实也没有大志向,只要日子过的充实就足够了。
虽然杨山说的有些话于莉不太懂,但是看到他坚决的态度,她就很知足了,不由得偷偷回身亲了一下杨山,表明了她自己的态度。
可惜这个隐蔽的动作被眼尖的常声看到了,“咳咳,大家都在这里畅聊未来,居然有人私下里打情骂俏。杨山,你说说你以后做什么?”
“上学啊!”杨山马上把话接上,他怕众人的关注点回到打情骂俏上。
“切,我知道你上学,我是问毕业后。”
“工作,结婚,生孩子,生很多的孩子。我是领导说的人多力量大的坚决践行者。”杨山说的一本正经。
众人一片哄笑,于莉羞的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你的工作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刘玲继续刨根问底。
“你是指无线电和电子电路方面吧!”杨山眯起眼睛,慢慢的述说起他在前世经历的事情。
从退休老大爷手拿着半导体收音机去公园晨练说起,到之后的电视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再到固定电话开始普及,再到手机的兴起。新世纪的事情杨山没有提,那些东西对于60年代初的人来说,已经接近于神话了。
每一个阶段杨山都挑出一些普通人生活片段描述出来,听的在场众人如痴如醉,每个人的都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中。
“杨山,你说的电视机,那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吗?”田老师有些担心的问。
“那是因为万恶的资本家把电视卖的很贵,让普通老百姓买不起,等咱们国家把电视造的每个人都用的起,电视就是咱们无产阶级的了。”杨山用这个时代的逻辑解释道。
“杨山你说的也太离谱了,还会出现不用接电线的电话?而且每个人都有?”王奇觉得杨山的牛吹大了。
呵呵,离谱吗?刚才说的那些事情都只在未来的某个20年内的时间段发生的,如果再往后说二十年,还不得把你吓着?
在坐的众人年龄都不算大,等杨山说的这些都实现的时候,他们还没退休呢。
“你见过你们学校的那台步话机么?它不用连接电线就能与别人通话吧!以后造出来的电话不过是更小,联系的人更多而已。”杨山以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做解释。
王奇扭头看向常声,他知道常声见过那台步话机。
“嗯,那台步话机就是杨山设计出来的。”常声的话语中也带着自豪感。
嗡,众人就是一阵惊叹,在师范中专,用步话机连通教育电台是上学期很轰动的一件事情,没想到发起人就是杨山。
“杨山,你也别嫌别人说你吹牛,你说的这些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要不你再说个最容易实现的吧!”常声想着给他解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