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好的跑得快,一般行动迅速的应为精锐。精锐,人数不会很多。对于急吼吼陆续赶来的一小股一小股的敌之精锐,迎接他们的子弹和弩箭越来越高效地成为收割他们生命的死神镰刀。峡谷前沿地形开阔,固守一处容易被包围,依旧贯彻运动歼敌战术,占完便宜就跑,绝不恋战。等到联军大部队赶到,游击战(被迫)完成使命,接下来就是实打实的阵地防御。
由于未能在峡谷前沿阻敌故未能达成战斗预想,第一阶段阻击战失败。其实第一阶段失败是必然的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一味消极防守不进行任何有效反击就能赢,那就出鬼了。不过话说回来,梁山军首上战场能打出这个结果已经很让人满意了。败就败在了进攻上,事先没有组织起预备队未能实施有效反攻,没有成熟的攻击思路纯靠个人发挥:老潘精彩绝伦的贴身肉搏、泰森邹习祥、张桃芳附体的狙击爆头,谁有机会谁单打。连曹少也顷刻间学会了反斗神功,手热得发烫,把加兰德玩得有声有色。
第一阶段战斗小结:防守僵化简单,团队合作基本看不到,全场战斗连一次助攻配合都没有,全仗个人英雄主义大放光芒。我们看到初上战场的泰总司令敢于玩花活,将跳跃而起的敌军凌空射杀。也看到了首席脱靶玩家敢于和敌白刃战。潘嘉园将田埂上排成纵队的敌人穿糖葫芦是本次战斗最为光辉的瞬间。虽歼敌不多,但这样的好看场面足以让每个参战的同志击掌庆贺。能够把施州卫最能打的容美军全歼于田间阡陌,够了,足够了!我们是散兵游勇,我们是不成章法,于是最讲究战场章法的容美强兵无法对战场发展态势进行预判解读。
最后,外围阻击战的失败也正是败在不成章法上。此战若能加强战场通讯与协同,若能实现迅速集结集中火力打击,要是事先规定好狼烟、锣鼓、号旗等等军情联络方法,哪怕做台手摇警报器,但有支机动预备队,就能掌握战场主动权就不会被赶进峡谷固守。
可惜没有。
那位容美伍长以其卓越的应变能力及时改变战斗队形从而接管了比赛,他只做了这一件事,就这一件事足以让他的光辉形象深深印刻在很多人心中。他的死确认一个真理:以战斗而言,智慧比勇猛更有价值。所以愿赌服输,抛掉胜败结果享受战斗过程。泰森和他的同志们大力发扬初生牛犊愣头青精神,咬咬牙以率性随意胆大包天不守规矩撒野耍泼愣是打出了一场感动自己的战斗,靠着一条道走到黑的执拗与顽强,打输了!输得痛快!
站在平台俯瞰,山下峡谷呈喇叭型,开口向外。中段旱地平均宽度百米,最宽处约150米可展开队形实施攻击。
“哈格砸”---杀声震天,百十人的第一波冲锋开始了,其中夹杂有三四十头戴牛角头盔身披厚重革甲的土兵。
今天算跟容美杠上了。曾经的偶像也来了!徐承吐吐舌头:“戴牛角盔的是容美蛮兵,以一当十,施州第一能征惯战。”
“呯”,81杠射出的子弹把两个牛魔王齐齐放倒,“你看看,施州卫第一能征惯战的强兵怕不怕子弹。”
徐承无暇奉承司令员,他放空一枪,上弹时却扳不动枪栓,典型性老问题,枪栓卡住了,急得大叫来人帮忙!
火力网的形成主要靠5支81杠的单发射击,磨蹭上半天功夫才有战士打响的16式凑数进来。容美蛮兵不会或者不屑于卧倒、匍匐前进、利用河滩上大石做掩体、交替掩护等战术动作,只愿意挺直身板举着盾牌强攻。可问题是盾牌+皮甲双重防护亦挡不住射来的滚烫子弹,正面冲锋受阻,倒下几十人后退了回去。泰森专挑容美蛮兵练枪法,敌人本以为退出300步梁山火器便打不着,待又损失了十来个甲兵后联军不得不撤到峡谷拐弯处才有效避开梁山火力狙击。
正面强攻受阻,轮到远程曲射武器发力。白烟骤起,铁制实心弹丸砸起几块碎石,滚跳了几十米后势衰力竭,看下来有效射程在200米左右。对武器设计人员而言评估武器效值属条件反射,钳工认为这玩意儿要以炮群形式对付敌方密集方阵具相当杀伤力,对付躲在战壕里的地板流就勉为其难了。弹道仰角很大,应是迫击炮一类的曲射小炮。
行家!
此番亮相的是迫击炮祖宗虎蹲炮。峡谷拐弯之处距离梁山一号阵地有半里地远,虎蹲炮只能壮壮声势形成不了有效杀伤和压制。等半天不见有第二炮奏响,应是楚天岭上一顿乱枪把真正的炮兵给解决了,刚才那一炮该是小工硬充老师傅玩出的最后绝响。最大的威胁不再,穿越众心情放松。对面终于又发炮了,泰森客串合唱团指挥,组织众人替敌炮手鼓劲打气,放开嗓门齐声惨叫。炮兵怎么也算技术兵种,素质应远高于步卒,听到对面贼寇惨叫过后定伴随有令人恼怒的嬉笑吵闹,自尊心啊!决定不再试手,丢不起那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