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藏、渊空大师、盛宣逸与原女四人围坐在屋内那张略显陈旧的木桌旁。桌上烛光摇曳,映照着四人严肃且专注的面庞。杨宝藏率先打破沉默,他目光坚定地看着盛宣逸夫妻二人,沉声道:“如今长安妖祸横行,百姓深陷水火,两位若是能与我们携手合作,相信不久,定能将这些妖物尽数捉拿,还长安城太平。”
渊空大师双手合十,微微点头,念道:“阿弥陀佛,杨都尉所言极是。老衲也是这般认为。”
盛宣逸看了看身旁的妻子原女,又望向杨宝藏与渊空大师,目光中透着一股文人的果敢与担当,说道:“我与娘子虽只是偶然卷入此事,但见这妖物肆虐,百姓受苦,又怎能袖手旁观。我等愿与二位携手,共抗妖邪。” 原女眼神温柔却坚定,轻声附和:“既然夫君如此决定,我定当全力以赴。”
屋内烛火摇曳,几人围坐在一起,经过一番深入的商谈,终于敲定了后续应对妖患的计划。商谈完毕,渊空大师神色凝重,双手合十,念了声 “阿弥陀佛”,便匆匆出门,带着御常寺的一众镇灵使,前往救治那些在与妖物战斗中受伤的将士。他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脚步匆忙而坚定,身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
杨宝藏望着渊空大师离去的方向,微微叹了口气,随后将目光转向盛宣逸夫妻二人。他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眼神中满是热忱,拱手对二人说道:“宣逸君、原女娘子,此番与二位携手对抗妖物,实乃杨某之幸。杨某对二位的身手和为人钦佩不已,不知二位可否赏脸,到寒舍一聚?也好让杨某略尽地主之谊。”
盛宣逸与原女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盛宣逸微微欠身,礼貌地推辞道:“杨都尉,您的盛情,我夫妻二人感激不尽。只是我们初来乍到,还有诸多琐事需要料理,实在不便叨扰。” 杨宝藏却并未就此放弃,他向前一步,恳切地说道:“二位不必如此见外,些许琐事往后再处理也不迟。杨某家中虽谈不上奢华,但必备下几样薄酒小菜,只为能与二位畅聊一番。还望二位能够答应。”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满满的诚意,让人难以拒绝。
盛宣逸夫妻二人见杨宝藏如此真诚,心中颇为感动。原女轻轻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既然杨都尉如此盛情,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杨宝藏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连忙说道:“二位爽快!那就明日正午,杨某在家中静候二位大驾光临。” 说罢,他详细地告知了两人自家的地址,而后与盛宣逸夫妻二人拱手告辞。杨宝藏转身,带着手下的将士们,迅速投入到清理战场的工作中,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忙碌而坚毅,为了恢复长安城的安宁,不辞辛劳。
时光匆匆,转眼便到了第二日正午。阳光明媚,洒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给这座历经磨难的城市带来了一丝温暖。盛宣逸夫妻二人信守承诺,如约而至。杨宝藏早已在大门口翘首以盼,见到二人的身影,他立刻迎了上去,热情地说道:“二位可算来了,杨某等候多时了!” 说罢,他引领着盛宣逸夫妻二人走进家中。
进到家里,杨宝藏满脸笑意,先是向盛宣逸夫妻二人介绍了自己的妻儿。他的妻子张招娣温婉大方,微笑着向二人点头示意;女儿素娥则睁着圆圆的大眼,正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客人。盛宣逸夫妻二人见状,赶忙拱手,恭敬地问候。众人相互行礼,气氛融洽而和谐。
就在这时,小女孩素娥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前来。她身着粉色的衣衫,面容清秀,眼神灵动。素娥对着盛宣逸夫妻二人恭敬地行了一礼,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黄莺出谷:“素娥见过阿兄阿姐,多谢两位搭救我阿爷,素娥在此谢过。”
原女见素娥如此乖巧懂事,心中欢喜不已。她微微躬身,温柔地看着素娥,轻声说道:“你叫素娥啊,乖孩子。不用这般客气,阿姐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你这般懂事,阿姐看着就喜欢。” 素娥听了,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一旁的盛宣逸稳稳地抱着孩子,身姿微微躬下,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和声说道:“对啊,素娥,我们还要多谢你阿爷盛情相邀呢。若非你阿爷诚意满满,我们可没这机会到家中做客,与你这般可爱的小娘子相聚。” 他的声音轻柔,仿佛生怕惊扰到怀中熟睡的婴孩,眼神中满是对杨家人的感激与友善。
杨素娥眨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盛宣逸怀里的孩子。婴孩稚嫩的脸庞泛着健康的红晕,小嘴时不时轻轻蠕动,模样煞是可爱,看得杨素娥目光都舍不得移开。
原女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素娥,你看,这是青鸟弟弟。” 她的声音宛如春日微风,轻柔地拂过众人的心间。
杨素娥满心欢喜地走上前,近距离瞧着眼前可爱的婴儿,情不自禁地露出一脸幸福的微笑,那笑容纯净而灿烂,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阴霾。她满心期待,话语里满是孩童的纯真:“阿姐生得这般好看,青鸟弟弟长大了一定也好看得很。在素娥心里,阿姐就是仙女下凡,青鸟弟弟以后定如那画里走出来的小郎君。” 她一边说着,一边歪着头,眼睛亮晶晶的,脑海中似乎已经浮现出青鸟长大后帅气的模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